2022-04
中鋼協:鋼材需求后期有望逐步釋放 發表日期:2022/4/26 8:32:02 期貨日報 4月25日,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2022年***季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將密切跟蹤國內外市場變化,繼續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以供需平衡為目標,加強行業自律,保持供給的彈性,在保供穩價的基礎上,努力促進全行業實現穩定運行。 屈秀麗說,今年以來,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實現了首季度的良好開局。同時,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趨緊、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面臨著物流交通受阻、成本大幅上升等困難,環保管控加嚴、降碳任務艱巨也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新的挑戰。從一季度看,我國鋼鐵行業市場需求相對較弱,鋼鐵產量同比下降;國際環境更加復雜,鋼鐵進出口同比下降;市場供需總體平衡,鋼材價格小幅回升;經濟效益同比下降,但環比逐月回升。 據中鋼協測算,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實際鋼材消費同比下降5%,其中建筑業下降7%,制造業下降2%。同期,我國鋼鐵表觀消費量約2.35億噸,同比下降9.5%。 “后期,隨著疫情形勢的緩解和多重政策的發力,鋼材需求將逐步釋放?!鼻沱愓f。 中鋼協副秘書長石洪衛也表示,隨著疫情的控制,鋼鐵產業的供應鏈、產業鏈的改善,以及大宗物流的逐步順暢,鋼鐵消費后期看好。今年下半年,鋼鐵消費基數不會比去年同期弱,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將會被釋放。(期貨日報)
2022-04
中鋼協:供需平衡 鋼鐵行業實現首季良好開局 發表日期:2022/4/26 8:14:37 央視新聞 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獲悉, 一季度,我國鋼鐵行業運行平穩,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實現了首季度的良好開局。 中鋼協***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生鐵產量2.01億噸,同期,全國鋼鐵消費量約2.35億噸,市場供需總體平衡,鋼材價格小幅回升,3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38.85點,同比上升1.89%。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 屈秀麗:一季度鋼鐵行業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取得一個良好的開局。經濟效益從環比來看,1月份開始,2月份、3月份,效益環比都是回升的,尤其3月份回升的幅度還是稍微大一些。 中鋼協表示,短期內,鋼鐵工業受供給約束和需求收縮雙向壓力的影響,減量化發展特征明顯。一季度,鋼材產量有所下降,但是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品品種更加豐富,目前,國內鋼材市場占有率超過99%,22大類鋼材產品中,有19類鋼材產品自給率達到100%,一批高端鋼材達到國際***水平,鋼鐵新材料不斷取得產業化突破,有力保障了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央視新聞)
2022-04
一季度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 企業成本壓力在增大 發表日期:2022/4/26 8:24:05 央廣網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5日發布一季度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從供需、價格、經濟效益、節能減排等數據來看,行業運行總體平穩,開局良好。同時,鋼鐵企業也面臨著物流交通受阻、成本大幅上升等困難。 一季度,我國鋼產量2.43億噸,同比下降10.5%,平均日產鋼270.42萬噸,同比大幅下降,但高于去年四季度水平。在進出口方面,一季度,全國鋼材出口量同比下降25.5%,進口量下降13.4%。在價格方面,一季度,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同比上升4.38%。在經濟效益方面,一季度,會員鋼鐵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26%,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5.8%,環比逐月回升。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說,總的來看,一季度鋼鐵市場供需平衡,開局良好。屈秀麗介紹:“在需求下降,鋼材表觀消費量下降(超過)9%,實際下降5%的情況下,企業是減產的。減產任務當時還沒有出,一季度是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來調整生產節奏,實現了供需平衡,所以市場才相對平穩,是一個良好開局?!?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一季度,會員鋼鐵企業總能耗同比下降9.01%,外排廢水總量同比下降17.38%,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24.03%,節能環保水平持續提升。對于外界關注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展,中鋼協副秘書長黃導在發布會上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已經有40家鋼鐵企業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公示。其中有26家完成了全過程超低排放的改造公示,產能1.5億噸左右。有14家企業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產能約9400萬噸。目前,大概還有58家企業正在進行公示前的專家審核和進一步的完善和整改工作?!?對于鋼鐵行業接下來的走勢,中鋼協指出,企業成本壓力在增大。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較大,鋼鐵生產所用的鐵礦石、煉焦煤、焦炭、廢鋼等原燃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并且持續處于高位。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原料入廠困難、生產組織困難、合同執行困難,提高經濟效益難度增大。不過,中鋼協副秘書長石洪衛仍然看好下半年鋼鐵消費。石洪衛表示:“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是不會消失的,它會出現延遲,所以今年下半年消費的基數應該不會比去年下半年弱,因為經濟還是要增長的。今年的鋼產量、消費量從國家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看,應該跟去年基本持平,這應該是比較穩妥的結論?!?國家發改委不久前表示,今年我國將繼續開展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具體壓減多少?鋼鐵行業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對此,中鋼協副秘書長魯兆明作了回應。魯兆明表示:“發改委的表述我個人認為還是比去年有更大的靈活性,只是說整體上不高于去年,還有根據市場的情況來掌握。從鋼鐵行業來講,有充分的能力來實現今年提出的這個目標。實際上核心的問題還是要在有限的資源和能源以及生態環境的約束下,以***小的代價保障整個供應鏈的平穩?!?央廣網)
2022-04
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 發表日期:2022/4/25 7:57:25 光明日報 從1952年到2022年,北京科技大學走過了70年光輝歷程。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回信,對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回望過去,一代代北科大人追逐“鋼鐵強國”夢想,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高素質人才培養作出了積極貢獻。站上新起點,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北科大師生將如何切實行動,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我們邀請師生代表暢談心聲感受,并請校領導講述深刻認識、介紹落實計劃。 【師生講述】 培養鋼筋鐵骨的棟梁之才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葛昌純 近日,我們15位老教授聯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北京科技大學建校70年來的發展情況。校慶前夕,我們收到了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深情的文字、滾燙的囑托,更加堅定了我們為我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的決心和信心。 我是新中國成立后唐山交大冶金工程系(北京科技大學前身之一)培養出來的***屆畢業生?;叵氘敃r,唐山交大云集了一批鋼鐵冶金、有色冶金和物理冶金領域的名師。我不但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冶金工程和物理冶金的理論基礎,而且還向老師們學習了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 20世紀50年代是我國工業化建設的起步期。1952年,為建設新中國鋼鐵產業,國家進行全國范圍的院系調整,由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清華大學6所國內***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成立北京鋼鐵工業學院,新中國建立的***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拔地而起。 1985年12月,我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一等發明獎。次年,我作為引進人才到北京鋼鐵學院工作,在校、系、教研室的支持下,建起了產學研結合的“特種陶瓷與粉末冶金研究開發中心”。2013年,我創建了國際上***個把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系一級“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研究所”(“核能與新能源系統材料研究所”),完成了一系列國家重大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87年,我和賴和怡教授創建起國內外***個粉末冶金博士點,隨后和鐘香崇院士,洪彥若、李文超、劉慶國三位教授創建起無機非金屬材料博士點。35年來,我為國家培養了100多位***的博士和碩士,其中不少已成長為我國鋼鐵產業、有色金屬產業、粉末冶金領域、先進陶瓷領域的棟梁之材。 我今年88歲了,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為國家培養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必篤行不怠。 挺起國家的“鋼鐵脊梁”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張躍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我們很感動,也很受鼓舞?;匦抛掷镄虚g情真意切,充滿了總書記對北科大學校發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肯定和期許。 中國是鋼鐵生產和消費大國,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然而,我國鋼鐵工業碳排放量大,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基礎。 推動我國鋼鐵產業快速轉型升級,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不僅需要科學前沿的不懈探索和科學技術的迭代創新,更需要培養一批“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這也是我作為一個黨員、一名教師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我帶領北京科技大學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團隊,圍繞“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大貢獻”理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一方面,在推動傳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的同時,構建清潔能源替代的低碳制造生態新格局,著力開發利用“綠電”“綠氫”等清潔能源,重點開展綠色***制氫催化材料、產業化成套裝備等方面的研究,推進氫能在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中的實踐和應用;另一方面,瞄準我國關鍵基礎材料領域的“卡脖子”問題,緊抓后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機遇,致力于建立與硅基技術融合的新型關鍵基礎材料發展技術路線,推動我國集成電路關鍵材料產業從受制于人向戰略反制變革性發展。 在科技攻關過程中,我始終堅持為政治過硬、敢于奉獻的青年打造創新發展的平臺,鼓勵他們“挑大梁、當主角”,培養出了一批引領國際前沿的青年人才,并且在清潔能源材料產業化應用、前沿基礎材料研究和關鍵裝備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學術成果。 今后,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落實到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學校發展的各個環節中,為民族復興繼續培養造就具有鋼鐵精神、鋼鐵情懷和鋼鐵意志的人才。 把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傳下去 講述人: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張建良 習近平總書記給我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為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1982年考入北京鋼鐵學院物理化學系,見證了國家鋼鐵工業逐漸走向世界鋼鐵領域發展前列的歷程,守望著各個時期投身我國鋼鐵行業的千千萬萬北科身影。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只有將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與鋼鐵強國夢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冶金***教育事業現代化,才能為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重點碳排放行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是鋼鐵行業當下及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鋼鐵制造過程中65%以上碳排放來自長流程的高爐煉鐵過程。我帶領團隊從工藝優化、源頭消減、末端治理及智能控制等多個角度對基于高爐的煉鐵工藝開展了多年科研攻關,有效提高了高爐冶煉效率,實現了關鍵技術改革創新。 為了進一步擺脫高爐煉鐵對煉焦煤的依賴,我們著力破解熔融還原及氣基直接還原等非高爐煉鐵工藝技術難題,通過不懈努力,助力新疆八鋼歐冶爐成功將COREX工藝本土化,緩解了鋼鐵業對焦煤資源的依賴性;助力山東墨龍HIsmelt工藝實現技術國產化,鐵水滿足我國鑄造用高純生鐵一級標準;建龍CISP新工藝實現富氫熔融還原,推動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近20年來,我帶領煉鐵新技術團隊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200余項,指導培養博士100余人、碩士200余人,堅守鋼鐵產業領域,并不斷取得突破。 兢兢業業、畢生奉獻的老教授是我們的先行者,他們不斷夯實各項基礎理論,為鋼鐵產業和冶金***教育發展構筑牢固基礎;我們這些“求實鼎新”的中年一輩,理應接過“接力棒”,把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傳下去,助推鋼鐵強國夢早日實現。 化材料報國之志 為科技強國之行 講述人: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教授 張達威 習近平總書記給我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不僅讓整個校園沸騰了,更給我們青年學者帶來了無限力量。 作為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之一,材料腐蝕問題嚴重危害著基礎設施和工程裝備“安全服役”,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GDP的3%。2013年,我來到北科大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李曉剛老師團隊,成了一名戰斗在鋼鐵材料腐蝕防護一線的青年教師。在這個全國乃至全球***大的腐蝕教學科研隊伍里,李老師和其他前輩為國家解決了一個個重大技術難題,輸送了一批批***的腐蝕防護青年人才,也為我的成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這里,我深深感受到:“求實”是北科大人始終服務國家、以科研報國的根。參加工作以來,我奔赴南海島礁、西域戈壁、青藏高原開展長期野外腐蝕試驗,為我國多樣、極端地理環境下材料腐蝕機理研究和重大裝備選材設計積累了寶貴數據,填補了多項空白。針對“一帶一路”高溫、高濕、高鹽、多雨、強輻照嚴酷海洋環境下的腐蝕防護難題,我帶領團隊援建泰國6個腐蝕試驗站點,并建立了我國***“一帶一路”材料腐蝕聯網觀測平臺,面向全球開展鋼鐵材料腐蝕與防護數據積累共享工作,為“中國制造”重大裝備走出***提供了關鍵數據和技術支撐。在幾代人努力下,我所在的團隊于2019年獲批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成為全國首批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 在這里,我深深感受到,“鼎新”精神是北科大人引領科技前沿、以科技強國的魂。2017年,北科大牽頭建設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成為我國新材料研發模式變革的探路人。在高精尖中心支持下,我所在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創結合高通量腐蝕監測與機器學習建模仿真的腐蝕大數據智能預測技術,大幅度提升了我國鋼鐵企業耐蝕新材料的研發效率,為川藏工程、冬奧場館建設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服務支撐。材料腐蝕大數據技術已成功推廣到共建“一帶一路”20余個國家,引領了材料腐蝕領域的國際前沿發展。 在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秉承“材料報國”的理想信念,努力成就鋼筋鐵骨,將北科大“求實鼎新”的校訓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做新時代的“鋼小伙、鐵姑娘” 講述人: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2020級本科生 劉競聰 在“奉科技以立?!钡谋本┛萍即髮W求學,我感到光榮而自豪。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場,我有幸成為一名技術領域志愿者,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助力冬奧盛會的強大力量。一項項先進技術讓北京冬奧會各項工作更加***、快捷、精彩,向世界展現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何其有幸,我們能夠用青春熱血將冬奧的精彩向世界傳遞,能夠用青春力量為奧林匹克盛會保駕護航。 作為校慶獻詞團領誦員,能代表二萬八千余名在校學生為母校獻上生日祝福,我倍感榮幸。當朗誦到“肩負民族復興重任步履鏗鏘”“斗轉星移宏圖盛志初心向黨”時,我熱血沸騰,用***深切、***真摯的情感發出了“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刻準備著”的鏗鏘誓言。我們是新時代的“鋼小伙、鐵姑娘”,我們是新時代“追求***,勇于爭先”的北科人。 作為新時代的北科大學子,我們將學習老教授們身上的優良品格,傳承北科大“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練就過硬本領,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貢獻青春力量。(光明日報)
2022-04
大商所:多措并舉推進集裝箱運力、再生鋼鐵原料等期貨品種上市 發表日期:2022/4/25 8:37:23 新華財經 4月22日,大商所成功召開2022年會員大會。會議指出,2022年,大商所要努力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更好推進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高質量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筑牢市場穩的基礎。強化對糧油、能源等重點品種市場風險的預研預判,服務和推動宏觀管理部門利用期貨價格做好趨勢預判。堅持依法從嚴管理市場,強化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從早從嚴采取風險防控措施,堅決防范資本過度炒作,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強交易、結算、監查、交割等業務運維管理,做好各種極端情形下有關規則、技術準備。 二是場內場外協同推進。多措并舉推進集裝箱運力、干辣椒、再生鋼鐵原料、純苯、硫磺、乙醇等期貨品種上市及東北亞原油、茶油、原木、冰醋酸、石油焦等期貨品種研發,拓展已上市期貨品種均價結算現金合約,加快溫度指數等指數衍生品研發,一品一策改善已上市品種功能。深化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推進落地場外交收倉庫試點,推進大宗商品倉單登記中心建設。 三是提升期貨價格影響力。在推動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上市的基礎上,推動大豆系列期貨和期權對外開放,持續增強價格影響力。完善境外交易者參與渠道,穩妥推進QFII/RQFII參與。 四是夯實服務產業發展基礎。抓好產業企業攻堅克難項目落實,聚焦農產品、化工、黑色三大板塊重點龍頭企業,建立班子成員包干制,主動上門提供“一對一”定制化服務。持續優化農保計劃、企風計劃、產融基地等服務品牌,久久為功推動產業成為市場定價的主要力量。 五是推進數字大商所建設。持續推進對內對外統一門戶建設和清算、監查、交割、場外等核心業務系統升級,著力提升數據治理水平。扎實推進技術新基建,不斷增強技術服務能力。 六是提高依法治市能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為契機,堅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導向,從發揮好價格發現、風險管理、配置資源的基本功能入手,不斷完善交易所各項規則制度,加強法律內容的宣傳普及,為交易所自律監管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充分的制度供給。(新華財經)
2022-04
【PMI】4月份鋼鐵流通業PMI指數為50.6% 環比下降1.8個百分點 發表日期:2022/4/25 8:52:46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統計發布2022年4月份鋼鐵流通業PMI總指數為50.6%,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鋼鐵流通企業銷量有所回落,鋼材社庫消化緩慢,強預期博弈弱現實,采購意愿有所不足,需求釋放不及預期拖累行業景氣有所下滑。
2022-04
世界鋼協:3月全球粗鋼產量1.61億噸 發表日期:2022/4/24 9:54:36 世界鋼鐵協會 據世界鋼鐵協會,3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5.8%至1.61億噸。其中,中國3月的粗鋼產量為8830萬噸,同比下降了6.4%;印度產量為1090萬噸,同比增長4.4%;日本產量為800萬噸,同比下降了4.3%;美國產量為700萬噸,同比下降1.7%。(世界鋼鐵協會)
2022-04
鐵水產量下降為何鐵礦石價格還在反彈 發表日期:2022/4/22 8:34:19 寶城期貨 年初至今,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普遍性上漲,其中鐵礦石價格也從去年11月的低點一路走高。為何在2022年一季度鐵水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還在反彈呢? 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交易兩個邏輯:一是鋼廠補庫邏輯;二是穩增長措施加碼下,市場在交易鋼材需求增長帶動鋼廠利潤回升,刺激鋼廠增長,***終帶動鐵礦石需求回升的邏輯。 然而,目前這兩個邏輯遭遇挑戰:一是鋼廠利潤并不高,鋼廠增產意愿并不強,隨著海外鐵礦石發貨量回升,這可能導致國內鐵礦石累庫壓力重現;二是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2022年繼續壓縮粗鋼產量,這是市場沒有預期到的,可能逆轉鐵礦石供需格局。 鐵礦石供應先抑后揚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1年,全球鐵礦石產量達到26億噸,增長5.3%。而全球四大礦商BHP、Rio Tinto、Vale和FMG在2021年的產量為10.8億噸,占全球鐵礦石總產量的41.5%。鐵礦石產出集中度較高,呈現寡頭壟斷的狀態。國內方面,國產鐵礦石產量增長較快。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9.8億噸,同比增長9%。 對于中國而言,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很高,達到75.7%,四大礦商鐵礦石發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內的供應。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進口鐵礦石11.2億噸,其中自澳大利亞進口6.9億噸,占比61.7%;自巴西進口2.4億噸,占比21.1%,兩大國占比83%;剩余鐵礦石進口來自印度和南非,分別為3341萬噸和4025萬噸。 2022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和俄烏沖突等原因,海外四大礦商發貨量不及預期,尤其往中國的發運量同比下降,這使得國內鐵礦石供應壓力有所下降。根據上市公司公告,2022年一季度,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發貨量為2.37億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3%。其中,澳大利亞鐵礦石發貨量為1.79億噸,發往中國為1.49億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67億噸;巴西鐵礦石發貨量為5727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7343.6萬噸。 從全球貿易格局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鐵礦石出口主要流向歐洲,盡管歐洲因能源危機導致能耗高的高爐開工率下降,但是部分發往中國的鐵礦石還是分流到歐洲。以2022年一季度澳大利亞鐵礦石發貨量為例,發往中國以外的鐵礦石為0.3億噸,去年同期為0.35億噸,降幅很小。 USGS數據顯示,俄羅斯鐵礦石(原礦)儲量分別為140億噸和23億噸,占全球鐵礦石儲量的17.86%和2.74%。2021年1—11月,俄羅斯向歐盟出口了約554萬噸鐵礦石。 在海外鐵礦石發貨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回升幅度并不大。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高點是2月18日創下的1.45億噸,稍后持續回落。到了4月15日,回落至1.34億噸。 為何在一季度鐵水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鐵礦石庫存累庫不及預期呢?原因可能是鋼廠在利潤尚存及對中國穩增長政策加碼樂觀預期下重建庫存。調研數據顯示,鋼廠進口礦可用天數在2022年一季度回升至30天以上,在2月9日一度升至39天,去年下半年大多數時間在30天以下。 然而,隨著4月BHP、Rio Tinto、Vale和FMG四大礦商鐵礦石發貨量回升,以及鋼廠利潤不高的情況下補庫意愿回落,國內鐵礦石會回歸增長的趨勢。 鐵礦石需求面臨政策制約 2月鋼廠生產受春節假期影響,開工率前低后高,整體上鐵水產量同比下降導致鐵礦石需求疲軟。3月15日之后,隨著采暖季結束,鋼廠開工率繼續回升,鐵水產量穩步增長。2022年一季度,247家樣本鋼廠日均鐵水產量***高才220萬噸,去年同期高達240萬噸,高爐開工率也不到80%。4月,247家樣本鋼廠日均鐵水產量才回升至230萬噸以上。 隨著各地對房地產調控進行松綁,市場對地產預期越發樂觀,2022年1—4月,鋼材價格上漲就是在交易這種預期。然而,我們認為盡管地產融資改善,但是全國房地產成交面積改善乏力,未來地產側重于保交付,新開工面積依舊偏弱,對地產前端的產品鋼材需求很難樂觀。這就***了鐵礦石價格上漲的空間,因一旦鋼廠利潤轉為負值,高爐開工率會回落。 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因素。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新聞發言人表示,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減少近3000萬噸,粗鋼產量壓減任務***完成。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原本預計持續幾年的粗鋼產量壓縮工作在2022年不會再現,粗鋼產量有望保持平穩,甚至小幅增長。在電爐利潤較低的情況下,高爐在粗鋼產量中貢獻很大的力量,從而助推鐵礦石需求較去年下半年回升。在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確保2022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鐵礦石需求回升預期落空,這可能導致鐵礦石供需格局逆轉。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為10.3億噸,同比下降3%;2021年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10.5%,降至2.43億噸,這意味著接下來四個季度粗鋼產量不能超過7.87億噸。 綜上所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受到供應沖擊的影響而維持高位,但是對于鐵礦石而言,其受到能源轉型的制約,尤其是中國“雙碳”政策下對鋼廠產出的約束,需求端會***鐵礦石的漲幅。在海外鐵礦石供應如預期恢復的情況下,中國壓縮粗鋼產量將導致鐵礦石面臨新的累庫和過剩風險。投資者可以考慮運用芝商所的中國港口鐵礦石期貨合約進行風險對沖,當中包括以離岸人民幣為每濕噸報價的中國港口鐵礦石離岸人民幣青島車上交貨期貨合約(產品代碼:PAC)和以美元為每干噸報價的中國港口鐵礦石美元海運等值期貨合約(產品代碼:PAU),也可以運用大商所鐵礦石期貨進行風險對沖。芝商所的中國港口鐵礦石期貨標的是青島港交易的鐵礦石價格,可以對沖中國港口鐵礦石價格敞口。(寶城期貨)
2022-04
全球鐵礦石三巨頭業績慘??!鐵礦石后市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發表日期:2022/4/22 8:22:15 期貨日報 2022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一路飆升,而世界三大礦業巨頭的鐵礦石出貨量卻出現下降,這對鐵礦市場的供需兩端造成影響。 4月21日,全球***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公布了2022年1月—3月的報告。數據顯示,因疫情影響導致人力不足和設備維護,這幾個月鐵礦出貨量比前三個月下降了8%。 此前,其他兩大巨頭力拓和淡水河谷都表示一季度鐵礦石產量、銷量均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澳大利亞與巴西是全球***大的鐵礦石產地,其總計儲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去年這兩個地方的產量占全球的60%。 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蒂斯丘(FMG)谷作為全球***的四大礦產企業,是這兩個國家的鐵礦石產業的***。這四家企業去年的總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45%。但除了蒂斯丘,其他三家巨頭在這一季度都出現鐵礦石供給收縮。 力拓(Rio Tinto)表示,2022年1至3月,其開采的鐵礦量為2015年以來的***低水平,并且其在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出口量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8%,為7150萬噸。 淡水河谷則因暴雨天氣和公司的運營問題,這一季度出現產量銷量下降,銷售額同比下降7.6%。 三大鐵礦石巨頭的銷量、產量數據這么低迷,今年要想實現鐵礦石供給增長可能會出現低迷。 不過,印度礦商NMDC似乎發現了商機,在近日公布了其鐵礦產量數據。早些時候,印度國家礦業公司NMDC表示,本財年(2014年4月—2022年3月),鐵礦石產量突破歷史紀錄,為4000萬噸。 在本周,NMDC代表團還前往澳大利亞,協商有關礦業合作的計劃。NMDC表示,到2030年,NMDC將會實現1億噸的鐵礦石產量,未來還會向鋼鐵領域多元化發展。 近兩日全球主要礦商陸續公布一季度產量,其中淡水河谷和力拓產量環比、同比均迎來顯著下降,但兩者并未調降其目標產量,必和必拓產量同比基本持平,環比降幅顯著。 究竟什么原因導致淡水河谷一季度礦粉產量下降呢? 寶城期貨黑色系研究員涂偉華認為,淡水河谷一季度粉礦產量6392.8萬噸,環比減少22.5%,同比減少6%,導致其產量下降源于四方方面因素,米納斯吉拉斯州今年 1 月出現強降雨;以北嶺(Serra Norte)為主的運營區許可批準延遲,影響到原礦的可獲得性;S11D 和索塞古(Sossego)的運營業績低于預期;本季度開展了重大維修。力拓一季度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7170.3萬噸,環比四季度減少15%,同比減少6%,引發產量不及預期源于以下幾點,首先,就礦山持續枯竭,而置換項目投產延遲,導致替代產能未能順利釋放;其次,Mesa A濕選廠未順利投產;***后,疫情對礦區人員運作造成影響。必和必拓方面,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6667萬噸,同比基本持平,環比減少10%,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檢修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南坡項目進展順利,Samarco也在穩步提產,2022財年產量目標能實現。 “一季度為澳洲巴西的雨季,鐵礦石發貨量容易受到降雨及極端天氣的影響,難以放量。4月中旬起,國外主流礦山的發運將陸續恢復。從礦山的財報來看,雖然一季度發貨量下降,但仍維持全財年的產銷目標不變,后期發貨增量將逐漸體現?!敝休x期貨鐵礦石研究員李海蓉說。 截至4月15日的數據顯示,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80.11%,環比上周增加0.84%,同比去年下降4.02%;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6.42%,環比增加1.48%,同比下降1.49%;鋼廠盈利率74.89%,環比下降1.30%,同比下降15.15%;日均鐵水產量233.30萬噸,環比增加3.98萬噸,同比下降1.06萬噸。 李海蓉認為,長流程鋼廠仍處于穩步復產階段,但受疫情及粗鋼產量壓減政策的影響,階段性復產節奏恐受***。事實上,一季度中國粗鋼產量24338萬噸,已經實現同比下降10.5%,按照往年高爐的生產節奏推算,2022全年實現粗鋼產量壓減目標壓力較小.因此,高爐鐵水產量后期還有一定空間的增量。 另外,方正中期鐵礦石研究員梁海寬告訴記者,因疫情反復,唐山多地再度實施臨時封控,當前區域內運輸仍處于受限,導致原料供應不足,部分長流程鋼廠出現被動檢修,鐵礦日耗預計將出現短期下降。今年1-3月,全國生鐵累計產量20091萬噸,同比下降11%。但近期鐵水產量恢復較為明顯,日均已升至230萬噸附近,為近年歷史同期高位水平,二季度仍有望進一步提升。但考慮到2022年將繼續維持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壓減,預計鐵水產量難有大幅提產空間,預計二季度日均高點難以超過240萬噸。 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壓減粗鋼產量政策仍是超出預期,若后續執行嚴格控產,市場擔憂需求下行導致礦價或將重演去年7月趨勢性下跌行情。 涂偉華告訴記者,壓減粗鋼產量對礦石供需格局影響較大,但因目前并未明確壓減目標,實際影響還需辯證分析,因為一季度國內粗鋼產量降幅顯著,按統計局數據推算累計降幅為2855萬噸,接近去年全年降幅,相對明確的是即便壓減任務調降至1000萬噸,當前鐵水水平已是年內相對高位,繼續提升空間受限,關注后續具體實施措施情況。 “近期受部分地區疫情反復的影響,成材表需恢復速度不及預期,旺季不旺,鋼廠廠內成材庫存出現累庫。但中期來看,穩增長預期下對二季度的終端消費不悲觀。進入4月后基建投資持續發力,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同時國內成材出口也有改善預期。后續隨著終端需求的回補,國內長流程鋼廠利潤有望逐步修復,對鐵礦的主動補庫意愿將增強,對價格將產生正向反饋?!绷汉捳f。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鐵礦石基本面相對良好,直接體現就是庫存持續去化,鋼廠生產積極推升終端消耗,樣本鋼廠日均鐵水產量和進口礦日耗環比增加,雙雙刷新年內新高,疊加鋼廠補庫,需求強勁表現給予礦價支撐,但需注意的是鋼廠利潤在收縮,部分鋼材品種甚至出現虧損情況,加之政策抑制下投機需求偏弱,需求利好效應會邊際減弱。 與此同時,鐵礦石供應也迎來回升,港口到貨和礦商發運環比增加,且拉長周期看高礦價下礦商發運積極,后續發運量將季節性回升,加之內礦供應恢復,后續供應會逐步增加。 涂偉華認為,政策利空風險引發礦價下行,但鐵礦石良好借本面仍會給予礦價支撐,因而短期回落空間受限;不過,考慮到需求利好效應趨弱,且供應存回升預期,加之政策調控風險,高位礦價上行驅動也不強,多空因素交織下預計礦價短期會高位偏弱振蕩,重點關注成材端表現情況,若負反饋兌現則礦價存在下行動能。 “鐵礦石短期需求再度受到擾動,疊加當前鋼廠利潤水平偏低,終端需求恢復節奏仍較慢,價格短期承壓,操作上暫維持逢高沽空策略?!绷汉捳f。(期貨日報)
2022-04
李新創:推動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發表日期:2022/4/22 7:42:13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2022年4月21-22日,由Max Conference主辦的冶金原材料國際峰會在線上和線下同步召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受邀參會,并在會議首日作主題報告《推動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一、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特征與階段 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工業的重要糧食、建設的重要保障、經濟的重要支撐,首先應正確認識中國鋼鐵工業的歷史地位和發展特征,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中國鋼鐵工業支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穩定支撐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國鋼鐵工業在自身發展全過程中以技術創新為***推動力。三是,中國鋼鐵工業讓世界更美好,不僅為人民生活質量改善提供基礎結構材料和重要功能材料,而且正在引領世界鋼鐵的綠色低碳***。四是,中國鋼鐵工業是國內***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具備好規模、好價格、好產品、好品牌、好服務“5G”競爭力。五是,中國鋼鐵工業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引領的時間跨度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國家,達百年之久。 目前,中國鋼鐵工業已經進入高質量時期,處于加快重組、強化環保、低碳發展三期疊加的歷史階段,將以低碳為統領,以數字驅動、技術***、綠色協同為三大趨勢,重塑發展新格局。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預測中國中長期鋼材需求將維持高位并緩慢下降。 二、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形勢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自“3060”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在各大會議上發布關于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講話多達30余次,并在兩次國際會議上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行業、企業率先達峰。 聚力“雙碳”決策部署的推進落實,中國正在積極構建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其中,統領性頂層設計文件“1”和“N”中為首的政策文件已經出臺,《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作為“N”中系列即將發布。鋼鐵工業是全球關注的重點碳排放行業,是落實碳減排的重要領域,近期中國國家層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均對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 由于具有能源資源稟賦、產量大、企業數量多、碳排放機理復雜等基本特征,中國鋼鐵工業低碳轉型時間短、難度大,同時還面臨支撐系統不健全、結構降碳難度大、突破性低碳技術不成熟等嚴峻挑戰,任務艱巨,但勢在必行。從政策角度,應強化系統性、全產業鏈統籌推進。從市場角度,應加快推進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并與用能權、排污權等市場機制統籌,充分發揮碳價等市場機制的正向引導機制。從路徑角度,應做好頂層設計,循序漸進開展階梯式“減碳”行動,打好高質量減污降碳的組合拳。 三、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路徑 中國鋼鐵工業落實“雙碳”目標應劃分為五個階段:達峰階段、穩步下降階段、較大幅度下降階段、深度脫碳階段、碳中和階段。 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低碳轉型路徑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推動綠色布局。應深入推動布局優化,促進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大綠色物流,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 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應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率,推廣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 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應優化原燃料結構,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應加強區域能源、資源整合,提升固廢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鋼化聯產。 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在實現深度脫碳的有效途徑中,現階段生物質能不具備大規模利用的條件,電解還原技術仍處于實驗基礎研究階段,因此,氫能冶煉、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CCS/CCUS是重點。 六是做好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應構建C+4E目標體系框架,以提高碳生產率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環境協同治理,形成鋼鐵生態產業鏈。 總之,中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要依靠科學發展和科技進步,須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