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
海外鐵礦山季報簡析 發表日期:2022/5/6 7:59:23 光大期貨 四月下旬,海外礦山陸續公布其2022年一季度產銷報告。從公布的情況來看,巴西淡水河谷一季度受到暴雨天氣等因素產銷同比降幅明顯,但其仍保持財年目標不變。澳大利亞三大礦山仍受到疫情引起的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但FMG表現亮眼,一季度發運量同比增加10%,上調2022財年發運目標。力拓一季度產銷不及預期,Gudai-Darri礦區有望在二季度投產,BHP一季度產量同比基本持平,力拓和BHP也維持財年目標不變。 簡析如下: 1、 淡水河谷: 一季度鐵礦石粉礦產量6392.8萬噸,環比減少22.5%,同比減少6%。產量出現同環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強降雨天氣和礦區設備更新、運營問題的影響。VALE仍維持其原有財年目標3.2-3.25億噸不變,當前一季度礦山的產量進度是偏慢的,占比財年目標19%至20%左右。二季度來看,隨著天氣條件的好轉,受影響的東南部和南部產量陸續有所回升。另外北部地區的S11D礦區隨著破碎機設備的升級完成,二季度開始也會穩步增加。 2、 力拓: 一季度產銷不及預期,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7170.3萬噸,環比減少15%,同比減少6%。產量同環比下降主要受到舊礦山枯竭但新的產能替換項目未能順利投產和持續受到疫情對勞動力的影響。力拓皮爾巴拉鐵礦石維持產量目標3.20-3.35億噸不變。隨著Gudai-Darri項目二季度的投產和產能增加、Robe Valley 濕選廠的投產,下半年產量將明顯增加來完成全年發運目標。 3、 必和必拓: 一季度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6667萬噸,環比減少10%,同比基本持平。一季度出現環比減量主要有以下原因:(1)疫情對于勞動力和火車司機短缺的影響;(2)上半年對翻車機和金布巴列車的檢修計劃。BHP 2022財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截至目前產量2.11億噸。(100% 基準)據此推算,若完成***低財年目標,二季度BHP產量為6700萬噸左右,完成財年目標的壓力不大。隨著南坡項目的穩步達產,預計二季度產量可達到7000萬噸以上,2022財年產量達到區間中值水平約2.83億噸以上。 4、 FMG: FMG一季度保持強勁的運營成績,FMG一季度鐵礦石產量(加工量)達4420萬噸,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1%。一季度鐵礦石發運量達4650萬噸,環比減少2%,同比增加10%。主要由于Eliwana項目的順利達產提供增量。2022財年發運目標指導量由1.8-1.85億噸上調為1.85-1.88億噸,目前FMG2022財年前三季度發運總量完成度為1.4億噸左右,據推算,二季度FMG發運量為4540-4840萬噸左右。 5、 二季度四大礦山供應預估: 由于部分礦山一季度受到天氣、疫情等因素,一季度產銷進度偏慢,二季度環比增量較為明顯,四大礦山環比增量約2200萬噸,但同比可能小幅下降230萬噸。其中預估淡水河谷鐵礦石供應量7650萬噸,環比增加1250萬噸,同比增加80萬噸。力拓鐵礦石供應量7800萬噸,環比增加600萬噸,同比增加200萬噸。BHP產量可達到7000萬噸以上,環比增加300萬噸,同比減少280萬噸。FMG發運量為4540-4840萬噸左右,中值為4690萬噸,環比增加40萬噸,同比下降240萬噸。 一、淡水河谷:一季度產量同比下降6%,財年目標保持不變 淡水河谷一季度鐵礦石粉礦產量6392.8萬噸,環比減少22.5%,同比減少6%。球團產量692.4萬噸,環比減少23.7%,同比增加10.1%。一季度產量出現同環比下降主要是受到以下原因:(1)由于許可批準延遲,北嶺運營區原礦的可獲得性減少,并需要處理更多廢料;(2)S11D礦體中存在碧玉鐵質巖廢料,導致較高的剝采比和連帶效應;(3)卡拉加斯鐵路今年3月因強降雨停工4日;(4)米納斯吉拉斯州今年1月降雨導致南部系統和東南系統暫停運營,并影響到第三方鐵礦石的可獲得性。此外南部系統和東南系統由于部分運營區在2021年得到調試和復產,產能有所提升,這部分抵消了上述部分影響。 分礦區來看,北部系統一季度減量較大,產量3773萬噸,環比下降24.6%,同比下降10.8%,主要是因為北嶺礦區運營問題和由于S11D的礦體廢料處理問題。南部系統受到暴雨天氣影響***大,一季度產量環比下降19.7%,同比下降10.9%。其Mutuca礦的原礦生產效率低下對產量也有所影響,但其Vargem Grande工廠經過2021年啟動尾礦篩分廠、Maravilhas III大壩和恢復傳送帶等措施之后一季度表現較好。東南部系統產量1495萬噸,環比下降19.9%,同比增加10.5%。盡管也受到降雨天氣的影響,但Itabira的Conceio尾礦篩分廠投產后,一季度實現更高和超預期的生產效率,疊加Timbopeba工廠生產運營表現較好,所以東南部系統同比有所增量。 淡水河谷仍維持其原有財年目標3.2-3.25億噸不變,同比產量增量區間為438萬噸至1938萬噸,當前一季度礦山的產量進度是偏慢的,一季度產量占比財年目標19%至20%左右(2021年占比21.56%,2020年占比19.8%)。淡水河谷2022年繼續其產能恢復計劃,2021年其產能已恢復至3.41億噸,預計2022年將產能恢復至3.7億噸。其計劃項目主要集中于北部系統和東南部系統,其中北部系統S11D礦區的破碎機預計在二季度雨季結束之前完成***后一臺的安裝,支撐S11D二季度及后續的產量,預計2022年產量實現8000萬噸。但一季度季報中未計提Gelado項目的***新進展。另一方面,東南部系統已于4月啟動Itabiru的提升施工用來穩定產量,***階段預計于四季度完成,可以提升該礦區的產能和球團原料供應增加。Brucutu尾礦分篩廠4月已投產,是否能達成滿產取決于干尾礦和采礦廢物是否能取得相關許可證和區域場地。2022年底啟動 Torto大壩,產量從目前的1100萬噸提升至2800萬噸。除此之外,南部系統Fábrica工廠的產量一季度也有所增加。中西部系統產能維持不變。 二季度預估:隨著天氣條件的好轉,受影響的東南部和南部產量陸續有所回升。另外北部地區的S11D礦區隨著破碎機設備的升級完成,二季度開始也會穩步增加。 銷量方面:一季度粉礦銷量為5360.3萬噸,環比減少35.5%,同比減少9.6%球團銷量為701.1萬噸,環比減少32.3%,同比增加11.8%。 二、力拓:一季度產銷不及預期,Gudai-Darri礦區有望在二季度投產 力拓一季度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7170.3萬噸,環比減少15%,同比減少6%。力拓一季度產量同環比均有所減少,主要有以下原因:(1)舊礦山枯竭但新的產能替換項目未能順利投產(Gudai-Darri 項目延遲投產,Mesa A濕式選廠未能順利投產)(2)持續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3月份澳大利亞邊境開放之后,確診人數有所增多) 分礦區來看,Robe River - West Angelas的產量降幅較大,環比下降28%,同比下降23%。其Pannawonica (Mesas J and A)的的產量同比降幅達到21%。Hope Downs產量同比增加4%。Hamersley mines礦區產量同比下降3%。 分品種來看,PB粉塊和羅布河粉礦由于新舊產能替換問題產量降幅較大,其中,PB塊環比下降17%,PB粉環比下降20%。羅布河塊環比下降9%,羅布河粉環比下降16%。而楊迪粉產量表現較好,環比增加1%,同比增加7%。 發運量方面,一季度力拓總發運量發運量為7146.2萬噸,環比減少15%,同比減少8%。一季度加拿大(IOC)的球團精粉總產量240.4萬噸,環比減少4%,同比增加3%。 項目方面: (1)Gudai-Darri一季度項目運營取得進展,項目設施已進入建設完成和調試階段。預計二季度能順利投產生產首批礦石,該項目的投產以支撐PB粉的產量。 (2)Pilbara的增產和Robe Valley的brownfield礦產能更換項目仍受到疫情和勞動力問題的***。 財年目標:2022年力拓皮爾巴拉鐵礦石維持產量目標3.20-3.35億噸不變。隨著Gudai-Darri項目二季度的投產和產能增加、Robe Valley 濕選廠的投產,下半年產量將明顯增加來完成全年發運目標。在項目順利投產的情況下,疊加一季度的發運量減量和發運進度偏慢,二季度產銷有望明顯改善。 三、必和必拓:一季度產量同比基本持平,維持財年目標保持不變 必和必拓一季度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石產量為6667萬噸,環比減少10%,同比持平。一季度出現環比減量主要有以下原因:(1)疫情對于勞動力和火車司機短缺的影響;(2)上半年對翻車機和金布巴列車的檢修計劃。項目方面,South Flank礦區三年內提升至8000萬噸年產能目標不變。2022年一季度產能已經達到5800萬噸,所以受此影響,Area C Joint Venture礦區的產量實現環比增加9%,同比增加91%。必和必拓2022財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鐵礦石目標指導量2.78-2.88億噸。2022財年截至目前產量2.11億噸。(100% 基準)據此推算,若完成***低財年目標,二季度BHP產量為6700萬噸左右,完成財年目標的壓力不大。隨著South Flank南坡項目的穩步達產,預計二季度產量可達到7000萬噸以上,2022財年產量達到區間中值水平約2.83億噸以上。 銷量方面:必和必拓一季度鐵礦石總銷量6711萬噸,環比減少8%,同比增加2%;其中粉礦銷量4219萬噸,塊礦銷量1697萬噸。 Samarco:鐵礦石項目一季度鐵礦石產量為99.4萬噸(BHP所屬),2022年前三季度產量為307萬噸(BHP所屬)。 四、FMG:一季度發運量同比增加10%,上調2022財年目標 FMG一季度保持強勁的運營成績,FMG一季度鐵礦石產量(加工量)達4420萬噸,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1%。一季度鐵礦石發運量達4650萬噸,環比減少2%,同比增加10%。主要由于Eliwana項目的順利達產提供增量。 分品種來看,其旗艦產品混合粉(FMG Blended Fines)發運量達2070萬噸,占發運總量的45%;超特粉(Super Special Fines)發運量達1700萬噸,占發運總量的37%;西皮爾巴拉粉(West Pilbara Fines)發運量為380萬噸,占發運總量8%;國王粉發運量為390萬噸,占比8%;FMG塊發運量為110萬噸,占比為2%。 成本方面,一季度FMG的C1現金成本為15.78美元/濕噸,環比增加3%。C1成本目標由15.00-15.50美元/濕噸調整為15.75-16.00美元/濕噸。 Iron Bridge項目:一季度該項目完成了關鍵性的里程碑,包括hedland港口的的相關設施建設等。該項目仍面臨著部分挑戰如疫情導致的勞動力短缺、供應鏈問題、市場通脹等問題。計劃資本開支修改為36-38億美元(FMG所占份額為27-29億美元),項目計劃于 2023年一季度***生產。該項目生產品位為67%的鐵精粉,產能達到2200萬噸左右。 澳洲2022財年發運目標指導量由1.8-1.85億噸調整為1.85-1.88億噸,目前FMG2022財年前三季度發運總量完成度為1.4億噸左右,據推算,二季度FMG發運量為4540-4840萬噸左右。 五、 二季度四大礦山供應預估 根據四大礦山一季度季報,筆者對四大礦山二季度鐵礦石供應情況做出預估。 淡水河谷仍維持其原有財年目標3.2-3.25億噸不變,全年同比產量增量區間為438萬噸至1938萬噸,當前一季度礦山的產量進度是偏慢的,一季度產量占比財年目標19%至20%左右(2021年占比21.56%,2020年占比19.8%)。二季度來看,隨著天氣條件的好轉,受影響的東南部和南部產量陸續有所回升。另外北部地區的S11D礦區隨著破碎機設備的升級完成,二季度開始也會穩步增加,預估二季度淡水河谷鐵礦石供應量7650萬噸,環比增加1250萬噸,同比增加80萬噸。 2022年力拓皮爾巴拉鐵礦石維持產量目標3.20-3.35億噸不變。隨著Gudai-Darri項目二季度的投產和產能增加、Robe Valley 濕選廠的投產,疊加一季度的發運量減量和發運進度偏慢,二季度產銷有望明顯改善,其中是PB粉的產銷將有所回升。預估二季度力拓鐵礦石供應量7800萬噸,環比增加600萬噸,同比增加200萬噸。必和必拓2022財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鐵礦石目標指導量2.78-2.88億噸。2022財年截至目前產量2.11億噸。(100% 基準)據此推算,若完成***低財年目標,二季度BHP產量為6700萬噸左右,完成財年目標的壓力不大。隨著South Flank南坡項目的穩步達產,2022財年產量達到區間中值水平約2.83億噸以上,預計二季度產量可達到7000萬噸以上,環比增加300萬噸,同比減少280萬噸。FMG的2022財年發運目標指導量由1.8-1.85億噸上調為1.85-1.88億噸,目前2022財年前三季度發運總量完成度為1.4億噸左右,據推算二季度FMG發運量為4540-4840萬噸左右,中值為4690萬噸,環比增加40萬噸,同比下降240萬噸。 總的來看,由于部分礦山一季度受到天氣、疫情等因素,一季度產銷進度偏慢,二季度環比增量較為明顯,四大礦山環比增量約2200萬噸,但同比可能小幅下降230萬噸。(光大期貨)
2022-05
鐵礦石供需進一步改善 關注終端需求恢復速度 發表日期:2022/5/6 8:08:40 期貨日報 4月鐵礦價格上行驅動減弱,臨近月末出現高位回調。從自身基本面來看,供需仍在持續改善。鐵水產量恢復明顯,升至近年同期高位水平,而外礦發運和到港壓力仍不大,港口庫存月內持續去化,總量矛盾得以緩解。鐵礦價格的下行壓力主要來自宏觀層面。市場對美聯儲加快加息節奏和縮表的擔憂有所加劇,美債收益率上行和美元指數的走強使得對美元流動性較為敏感的商品價格承壓。而局部地區疫情的反復使得鐵元素終端需求恢復速度不及預期,長流程鋼廠的低利潤對鐵礦現貨價格形成負反饋。另外今年國內粗鋼壓產目標的再度提出對鐵礦遠月合約估值造成影響。臨近月末遠月合約基差走擴,近遠月合約價差走擴。 展望5月,宏觀層面美元流動性收緊對鐵礦價格的影響將邊際減弱,但國內終端需求的恢復節奏仍有不確定性。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成材消費有望類似2020年二季度的集中回補,屆時整個黑色板塊有望迎來一輪需求驅動的修復行情。對于鐵礦自身來說,5月有望進入供需兩旺的格局。鐵水產量有進一步提產空間,日均產量有望逼近240萬噸。外礦發運節奏將加快,鋼廠對鐵礦的主動補庫意愿將增強,港口庫存有望進一步去化,進一步向鋼廠廠內轉移。但如果成材消費繼續受疫情影響表現出旺季不旺,則鋼廠的低利潤的將對爐料端鐵礦價格形成負反饋,中高品礦的溢價將進一步走弱,普氏指數將承壓。中期來看,09合約仍將計價穩增長預期,對于下游鋼廠而言近期主力合約基差的走擴使得盤面具備了一定的買保條件。對于有現貨資源在手的貿易商來說,考慮到終端需求的不確定性,若手中有成本相對較低的現貨資源應逐步逢高出售,以規避短期可能出現的庫存貶值風險。 一、行情走勢回顧 4月終端需求恢復速度不及預期,整個黑色系估值承壓,成材低利潤對爐料端價格開始形成負反饋。鐵礦石現貨價格整體呈現振蕩下行的趨勢。截止至4月27日,普氏62%Fe日度均值為151.73美金/公噸,環比小幅上漲1%,月內累計下跌11%至140.45美金/公噸。從品種間價差變化來看,4月普氏62%Fe—58%Fe價差從46.05美金下降至 33.45美金,普氏65%Fe—62%Fe價差從24.5美金上升至25.7美金。低品礦的溢價本月繼續走強,長流程鋼廠的低利潤使得其不斷下調入爐品位,對低品礦更為青睞。具體到各品種來看,本月除以楊迪粉為代表的低品礦價格小幅上漲之外,中高品礦價格集體下跌,以巴西礦為代表的高品礦跌幅居前。 二、供應端 (一) 進口礦供應情況 今年1—3月我國共進口外礦26837萬噸,累計同比下降1480萬噸。1—2月進口量同比基本持平,3月出現下降。具體來看,巴西礦進口量累計同比減少847萬噸至5330萬噸,澳礦進口量同比增加894萬噸至17543萬噸。同期非主流礦的進口量集體同比下降,其中以印度礦的降幅***為明顯。由于3月外礦發運節奏加快,預計4月進口量累計同比降幅將出現收窄。5月主流外礦進口量預計將進一步回升。受高礦價驅動,非主流礦中除俄烏精粉外,其他礦種進口量也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3月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環比增加1048萬噸至1.18億噸。進入4月后,澳礦發運總量環比小幅回落,但發運至我國的比例出現提升,實際發運量變化不大。巴西礦發運節奏加快,發運至我國的比例也出現上升,實際供應出現改善。四大礦山一季度均已出爐,除FMG外整體發運量和產量均不及預期,尤其以力拓和淡水河谷的降幅更為明顯。力拓一季度皮爾巴拉產量7170.3萬噸,環比去年四季度減少15%,同比減少6%。主要是由于其舊礦山持續枯竭,替代產能沒有及時釋放,但仍維持年度3.2—3.25億噸的發運目標不變。一季度發運量為7146.2萬噸,環比減少15%,同比減少8%。淡水河谷一季度粉礦產量6392.8萬噸,環比減少22.5%,同比減少6%。主要受當地強降雨影響,維持全年3.2—3.25億噸的產量目標。必和必拓一季度皮爾巴拉業務鐵礦產量6667噸,環比減少10%,同比基本持平,一季度產量的下降主要受疫情和檢修計劃影響,但由于南坡項目進展順利以及Samarco項目穩步增產,一定程度上抵消產量下降的壓力。一季度銷量6711萬噸,環比減少8%,同比增加2%。維持2022財年2.78—2.88億噸的目標產量不變,當前已完成2.11萬噸。FMG今年一季度鐵礦石產量為4420萬噸,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1%,2022財年內已累計加工1.418億噸,同比增加5%。一季度發運量4650萬噸,環比減少2%,同比增加10%。FMG為今年一季度四大礦山中發運量***環比增加的礦山,應與低品礦溢價的持續走強有關。 展望5月,主流澳巴礦的發運節奏將加快。除FMG之外的三大礦山雖然一季度發運和產量低于預期,但均維持年度發運目標不變。隨著中國需求的增加二季度將有較強的發運回補預期,下半年發運節奏將進一步加快,全年發運量呈前低后高的分布。FMG2022財年至今已累計發運1.4億噸,同比增5%左右。近期上調其2022財年發運目標至1.85億—1.88億噸,之前為1.8億—1.85億噸。預計今年二季度發運區間4540萬—4840萬噸,大概率在4750萬噸附近,環比今年一季度進一步增加,未來低品礦供應將進一步寬松。非主流礦方面,除去俄羅斯和烏克蘭精粉外,其他非主流礦發運量預計會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全球鐵礦供應總量將趨于階段性寬松。 (二)國產礦供應情況 年初以來國內礦山利潤水平較好,疊加生產指標充裕,開工積極性提升,產量和開工率恢復速度較快。1—3月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25555.8萬噸,同比增長9%,其中3月單月環比增量近1萬噸。進入4月后,國內礦山的開工率和產量延續上行趨勢,預計月度產量環比進一步增加?;媱澫聡a精粉產量今年增量預計在600萬噸以上。5月國內終端需求有望出現改善,礦價仍將維持高位運行,國產礦產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三、需求端 (一)終端用鋼需求 一季度我國主要用鋼行業實際鋼材消費同比下降5%,其中建筑業下降7%,制造業下降2%。一季度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約2.35億噸,同比下降9.5%。4月受部分地區疫情反復影響,成材消費恢復速度不及預期,終端需求旺季不旺,成材一度出現反季節性累庫,五大鋼種社庫去化速度緩慢。地產銷售和新開工暫無明顯回暖,建材需求仍較為疲弱。2022年一季度各地共發行地方債18246億元,是去年同期發行量的兩倍多,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12981億元,高于2019和2020年一季度,為歷史上同期***快的專項債發行速度。進入4月后基建投資持續發力,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一定程度上對沖鐵元素終端需求下滑的壓力。 展望5月,華東地區終端用鋼需求有望逐步恢復,全國成材表需恢復速度或將加快,但仍難完全恢復至旺季應有的水平。成材出口有望增加。二季度鐵元素需求的釋放將延后,但不會缺席。在穩增長預期下鐵元素終端需求后續有集中回補預期,將提振鐵礦遠月合約。 (二)鐵礦石需求 今年1—3月全國粗鋼產量24338萬噸,同比下降10.5%,生鐵產量20091萬噸,累計同比下降11%。進入4月后長流程鋼廠產量環比增加,日均鐵水產量圍繞230萬噸波動,已恢復至近年歷史同期相對高位水平。247家鋼廠進口礦日耗持續增加,從月初的278.77萬噸升至月末的287.78萬噸。進入5月后,終端需求的逐步轉好將使得鋼廠廠內成材庫存壓力得以緩解,長流程鋼廠生產端的旺季特征將進一步顯現,日均鐵水產量有望上探至240萬噸附近,鐵礦實際需求將繼續增加。 由于鋼廠利潤水平處于低位,4月長流程鋼廠鐵礦入爐品位持續下降,月末已經降至55.49%,環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從各礦種的入爐比例變化來看,球團和塊礦的入爐比例延續一季度的下降趨勢,而燒結礦的入爐比例進一步提升,當前已升至近兩年來***高水平。低品礦需求端的改善幅度更為明顯。展望5月,若鋼廠利潤空間出現改善,鐵礦入爐品位有望提升,球團的使用比例有望增加,中高品礦溢價有望走強。 (三)鋼廠利潤水平 國內3月PMI為49.5%,環比下降0.7%,跌破榮枯線。受局部地區疫情反復影響,4月鐵元素終端消費恢復速度不及預期,旺季不旺。成材整體去庫幅度仍不明顯,價格轉入盤整,無進一步上行動力。爐料端成本壓力仍較大,長流程鋼廠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而后開始對爐料端價格形成負反饋,***鐵礦價格進一步上行。5月終端需求恢復速度有望加快,成材出口表現預計較好,主要鋼種價格上行驅動增強,長流程鋼廠利潤空間有望改善。隨著鐵水產量的進一步提升,對鐵礦價格有望再度產生正向反饋。 四、庫存 (一)港口庫存 4月疏港改善較為明顯,日間疏港量多數時間維持300萬噸上方運行,為近年歷史同期高位水平。外礦到港壓力不大,鐵礦石港口庫存持續去化,降至1.5億噸下方,總量矛盾得到明顯緩解。進入5月后,隨著交通運輸擾動因素減弱,疏港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外礦到港壓力增幅有限,港口庫存有進一步去化空間。 (二)鋼廠庫存 4月鐵礦庫存持續從港口向鋼廠廠內轉移。247家鋼廠廠內進口礦庫存4月末為11195.75萬噸,月環比增加384萬噸。64家樣本鋼廠廠內進口礦燒結庫存4月累計增加171萬噸至1634.92萬噸,庫存可用天數增加1天至27天。除去五一節前鋼廠有一定的備貨需求外,鐵礦日耗的高位運行使得鋼廠主動補庫意愿增強。但當前鋼廠廠內鐵礦庫存仍處于歷史同期偏低水平,進入5月后隨著鐵水的進一步提產,鋼廠補庫力度預計將增大,廠內庫存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五、海運費 4月全球海運指數出現反彈。截止至4月28日,與鐵礦石運費聯系更密切的BDI月內累計上漲1.9%至2403,同期BCI累計上漲22%至2149.從鐵礦石各主要航線的海運費來看,本月集體上漲。截止至4月27日,巴西至青島的海運費價格累計上漲3.16%至26.38美元/噸,西澳至青島的海運費價格累計上漲13.3%至12.25美元/噸。當前全球干散貨運力緊張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緩解,5月隨著外礦發運節奏的加快,海運費有望進一步上漲。 六、期權市場回顧及操作策略 (一)期權成交和持倉分析 4月鐵礦石期權合約日均成交127794張,環比減少23659張,日均持倉量為184560張,環比減少136705張。日均期權成交量認沽認購比為1.40,環比上升0.35,日均持倉量認沽認購比為1.73,環比上升0.26.總體看,4月鐵礦石期權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均出現萎縮,市場交投情緒趨于謹慎。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認沽認購比均呈現上升走勢,反映出期權市場對鐵礦的回調預期進一步增強。 (二)波動率分析 一季度鐵礦石價格波動較為劇烈,期權隱含波動率一度升至70%上方,臨近上市以來***高水平。4月鐵礦石期權隱含波動率出現明顯回落,月度日均值環比下降9.38個百分點。經過近期的持續回落后,當前波動率水平已回歸至正常區間偏高位置,5月隨著盤面波動的加大,隱含波動率中樞將再度上移。 (三)期權策略 鐵水產量近期已恢復至近年同期高位水平,5月有進一步提產空間。鋼廠對鐵礦的主動補庫意愿將增強,港口庫存有進一步去化的空間,鐵礦自身供需基本面5月仍將維持堅挺。穩增長預期下,成材后續消費有回補預期,隨著市場對下游終端需求恢復預期的不斷轉好,鐵礦遠月合約估值有望逐步修復。期權上策略上可嘗試賣出看跌期權以收取權利金。受宏觀和情緒因素影響,鐵礦價格后續波動將加劇,期權隱含波動率有再度上行的預期,期權策略上也可嘗試構建買入跨式組合的操作。 七、后續展望和操作策略 展望5月,宏觀層面美元流動性收緊對鐵礦價格的影響將邊際減弱,但國內終端需求的恢復節奏仍有不確定性。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成材消費有望類似2020年二季度的集中回補,屆時整個黑色板塊有望迎來一輪需求驅動的修復行情。對于鐵礦自身來說,5月有望進入供需兩旺的格局。鐵水產量有進一步提產空間,日均產量有望逼近240萬噸。外礦發運節奏將加快,鋼廠對鐵礦的主動補庫意愿將增強,港口庫存有望進一步去化,進一步向鋼廠廠內轉移。但如果成材消費繼續受疫情影響表現出旺季不旺,則鋼廠的低利潤的將對爐料端鐵礦價格形成負反饋,中高品礦的溢價將進一步走弱,普氏指數將承壓。中期來看,09合約仍將計價穩增長預期,對于下游鋼廠而言近期主力合約基差的走擴使得盤面具備了一定的買保條件。對于有現貨資源在手的貿易商來說,考慮到終端需求的不確定性,若手中有成本相對較低的現貨資源應逐步逢高出售,以規避短期可能出現的庫存貶值風險。(期貨日報)
2022-05
【鐵路貨運】4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3.3億噸 同比增長10.1% 發表日期:2022/5/1 21:16:20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份,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3.3億噸,同比增加3018萬噸,增長10.1%;4月份,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8.26萬車,同比增長10.1%。4月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9.4%、26.2%、24%、49.5%。用好蘭新、格庫、蘭渝等進出疆通道能力,加強新疆煤炭外運力度,同比增長17.7%。4月份,國家鐵路發送化肥、農藥、種子等涉農物資603萬噸,同比增長47.6%。4月份,國家鐵路發送電煤1.1億噸,同比增長12.1%。4月份,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送6.3萬標箱,同比增長19.6%;中老鐵路發送進出口貨物13.2萬噸,環比增長10%。
2022-04
【PMI】4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6% 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 發表日期:2022/4/30 10:00:39 財新傳媒和Markit聯合 據財新傳媒和Markit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6%,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處于收縮區間,為2020年3月以來***低值。2022年4月,局部疫情持續,制造業景氣度亦持續轉弱。供給收縮,需求承壓,外需惡化,供應鏈受阻,物流時間延長,積壓工作量增加,工人返崗困難,通脹壓力持續,市場樂觀情緒低于長期均值水平。4月以來,上海等局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對于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的影響依然存在,物流不通暢尤其成為痛點。目前政策層面***為緊迫的工作是堅持“動態清零”既定方針不動搖的前提下,優化人員和物資流動,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此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應加大扶持力度,穩定市場預期。疫情之下,眾多企業員工、靈活就業人員、低收入群體收入下滑、生活困難,政策層面亦不能忽視。 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各分項指數顯示,4月制造業供給和需求繼續收縮。當月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錄得2020年3月以來***低值,反映局部新冠疫情持續,制造業生產和流通秩序受到破壞,市場需求也受影響。部分調查企業反映,因生產交付困難而導致客戶取消訂單。物流問題也拖累外需,4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2020年6月以來***低,連續第九個月位于收縮區間。物流受疫情管控措施影響巨大,4月供應商供貨時間指數較上月大幅下降,并錄得2020年3月以來***低值。許多企業表示,封控限行,加上原料供應緊張,影響了投入品的交付速度。4月供應商交付延遲率創調查歷史次高。 疫情擾亂企業正常運營,4月積壓工作指數顯示制造業積壓工作量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但積壓率尚算溫和。制造商產量下降、加上增加動用原有庫存,共同導致4月成品庫存指數下降。但也有企業反映,因運輸受阻,庫存整體降幅有限。在一季度末輕微擴張后,制造業用工規模在4月重現收縮,降幅尚屬輕微。過去九個月來,包括4月在內的八個月就業指數均處于收縮區間。部分企業表示,需求疲弱,用工量有所下降;也有企業表示,目前主要問題在于工人返崗復工困難。 通脹壓力仍然高企。從成本端看,4月制造業企業購進價格指數略有下降,但仍遠高于榮枯線。調查企業反映,疫情和俄烏沖突雙重因素影響下,物流受阻,原材料價格上升。相比之下,仍處于擴張區間的出廠價格指數卻錄得2022年內新低,表明市場景氣度有限,企業難以將成本端漲價壓力轉移至銷售端。盡管制造業供需均收縮,企業家整體仍維持樂觀情緒,4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基本與上月持平,但低于長期均值。企業家認為疫情終究將得到控制,不過部分受訪者擔憂疫情管控持續時間過長。
2022-04
未來鋼材需求將逐步釋放 發表日期:2022/4/29 7:45:01 國際商報 4月2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京召開一季度信息發布會。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說,一季度,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趨緊、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面臨著物流交通受阻、成本大幅上升等困難,環保管控加嚴、降碳任務艱巨也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新的挑戰。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頻發帶來的多重考驗,鋼鐵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適應市場變化,狠抓經濟工作、疫情防控、安全生產三件大事,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實現了首季度的良好開局。 “受供暖季錯峰生產、疫情多點散發、人員和物資流通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市場需求相對較弱,鋼鐵生產處于較低水平?!鼻沱惐硎?,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我國生鐵產量2.01億噸,同比下降11.0%;鋼產量2.43億噸,同比下降10.5%;鋼材產量3.12億噸,同比下降5.9%。從日產水平看,一季度,我國平均日產鋼270.42萬噸,雖同比大幅下降,但高于去年四季度平均日產247.31萬噸的水平。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一季度,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波動上行,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值為135.92點,同比上升4.38%。其中,長材指數141.45點,同比上升5.94%;板材指數133.45點,同比上升2.50%,比長材低3.44個百分點。3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38.85點,環比上升2.14%,同比上升1.89%。 鋼材需求啟動較慢。3月以來,國內疫情呈現局部聚集和多點散發的態勢,下游鋼材需求啟動較慢。據鋼協測算,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實際鋼材消費同比下降5%,其中建筑業下降7%,制造業下降2%。同期,我國鋼表觀消費量約2.35億噸,同比下降9.5%。 企業成本壓力增大。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較大,鋼鐵生產用鐵礦石、煉焦煤、焦炭、廢鋼等原燃材料價格快速上漲,且持續處于高位。據鋼協監測,3月末,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進口礦價格為158.39美元/噸,比年初上漲33.2%。一季度,煉焦煤、冶金焦、廢鋼平均市場價格分別為2813元/噸、3167元/噸、3665元/噸,同比分別上漲75.1%、27.0%、13.5%。疊加疫情防控加嚴對人員流動和物流運輸造成的影響,鋼鐵企業成本持續上升,提高經濟效益難度增大。 產供銷組織困難增加。受疫情影響,各地對高速公路的管控加強,且政策標準不統一,汽車運力嚴重下降,部分港口、碼頭、倉儲等物流節點遇到***運營、人員不足等問題,陸地運輸能力、倉庫接貨驗貨能力、港口疏港能力均大幅下降,導致原材料、能源等生產物資運輸不暢、產品外銷發運不暢,企業面臨著原料入廠困難、生產組織困難、合同執行困難。 今年,我國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六穩”“六?!比蝿?,及時出臺助企紓困、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系列政策,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發展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為鋼鐵行業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俄烏沖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顯現,鋼鐵行業發展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 為打通堵點卡點、全力保障物流暢通,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部署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有關工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都在貫徹落實、協同聯動,物流保通保暢、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穩定和穩供保價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后期,在國家穩增長的目標下,隨著疫情形勢的緩解和多重政策的發力,鋼材需求將逐步釋放。 下階段,鋼鐵行業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工作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積極適應市場變化,繼續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兩大發展主題、三大行業痛點、一個重要進程,***完成履行保障供給使命、實現鋼鐵產業自身發展、積極帶動相關產業實現共同繁榮三大重點任務,努力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屈秀麗表示,一是努力做好行業穩運行工作。在國家部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產能、產量“雙控”系列決策部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實現“全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目標。按照“穩生產、保供給、控成本、防風險、提質量、穩效益”的要求,密切跟蹤國內外市場變化,繼續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以供需平衡為目標,加強行業自律,保持供給的彈性,在保供穩價的基礎上,努力促進全行業實現穩定運行。 二是促進產業鏈穩定可持續發展。在狠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盡力協調各方面力量,促進物流通暢。站在產業鏈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推進落實資源保障“基石計劃”,推動國內新鐵礦資源開發、境外新增權益鐵礦、廢鋼資源回收利用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提高鋼鐵工業資源保障能力。關注下游用戶的需求,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性能,改善服務質量,為下***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持。(國際商報)
2022-04
煤炭進口關稅下調至零!影響多大?***新分析來了 發表日期:2022/4/29 8:06:22 證券時報網 針對煤炭市場系列保供穩價政策下,我國煤價已自去年三季度異常高點整體回落,但依然處于相對高位。 4月28日,一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將對所有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的消息引發多方關注。對此,分析人士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多認為,上述政策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 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 在國際“能源荒”持續,國內煤炭市場供給端仍稍顯乏力的背景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為加強能源供應保障,推進高質量發展,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將對所有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 煤炭進口關稅調整表顯示,涉及商品包括未制成型的無煙煤、煉焦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煙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煤、煤磚煤球及用煤制成的類似固體燃料、未制成型的褐煤、制成型的褐煤。此前上述商品***惠國稅率分別為3%、3%、6%、5%、5%、3%、3%。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認為,隨著國內保供穩價政策的持續落實推進,國內煤炭保供應能力持續增強,國內煤價在合理區間內調整,而與此同時印尼煤在需多供少的支撐下價格居高不下,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中國終端用戶采購積極性不高。 整體來看,國際主要煤炭供應國供應偏緊的情況將更為嚴峻,國際煤價也將易漲難跌,對于中國方面來說,即使存在進口需求,國際主要煤炭供應國也不一定能滿足我國的進口需求,此外,國際煤價高企也將抑制我國終端用戶的進口煤采購積極性。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3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為1642萬噸,同比下降39.9%,月環比增長46.2%。2022年1-3月份,我國共進口煤炭5181萬噸,同比下降24.2%,降幅較前2月擴大10.2個百分點。 同時近期我國焦煤進口逐步增長,但進口總量維持較低水平。 2022年3月,中國進口煉焦煤376.22萬噸,同比下降23.31%,環比增加25.97%。1-3月累計進口煉焦煤1225.99萬噸,同比增加8.94%。且由于焦煤國際價格高企,3月份進口焦煤均價同比大幅上升84.31%。從數據看,焦煤進口環比二月份大幅增長,但同比降幅仍然較高。 分析認為總體影響不大 “這項調整對進口煤成本降低非常有限?!毙胚_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助理、能源開采***分析師左前明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在中國主要的煤炭進口來源地中,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煤炭享受協定關稅稅率0%,蒙古國的稅率為2.3~3.5%,、俄羅斯、加拿大進口的煤炭按***惠國稅率征稅,大部分為3%,少部分煤炭為5~6%。 自美國進口煤炭需再加征25%的關稅。按照目前的進口煤到岸價格,關稅金額大部分在30~50元/噸的水平,考慮到目前大部分進口煤還存在溢價,因此關稅的降低還不能有效提升進口煤吸引力。對煤炭進口和國內供給短期不會產生明顯的邊際效應。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目前國際能源價格高企得背景下,我國進口煤價部分存在倒掛顯現,關稅降至零,進口煤價虧損情況可能會減輕,有利于供應端。但同時,目前國際市場對能源爭奪積極性較高,不僅中國在搶購煤炭資源,歐洲等國家地區均有旺盛的煤炭需求,因此***終能夠增加的進口量還未可知。 “我國動力煤和焦煤的進口來源國不同。目前進口動力煤基本受疫情***不大,但焦煤會受到一定防疫***,整體受影響明顯?!背绦∮卤硎?,焦煤主要進口來源為蒙古國等地,動力煤目前主要從印尼等地進口。 例如,中國從印度進口焦煤,原來一天進口量為240多車,但現在因為疫情受限,一天進口量連100車都不到。而且目前我國的保供穩價政策主要針對民生關聯度高的動力煤,而不是焦煤。焦煤下游主要為冶金工業,當前供給端還存在一定缺口。 動力煤步入淡季焦煤仍強勢 經歷了2021年四季度國內保供穩價系列政策帶來的價格回落,2022年一季度,在供給端擾動下,國內煤炭市場整體呈現價格回暖行情。 國內期貨市場上,動力煤主力合約2205從年初***低700元/噸,上漲至3月8日***高939.2元/噸,后在3月末回落至800元/噸附近,截至4月28日收于819.2元/噸。焦煤期貨主力合約2209價格則一路上行,從年初***低2000元/噸左右,到一季度末上漲至3000元/噸上方。不過四月中旬以來焦煤市場走弱,截至4月28日收于2843元/噸。 3月15日北方采暖季過后,國內動力煤市場步入相對淡季,國內保供政策逐步落地背景下,市場供應端增長明顯,對價格也形成打壓。 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4月份鄂爾多斯全市煤炭日均產量保持在263萬噸/天,較去年同期增長44.7%左右。而近期,受長協煤到貨、日耗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終端庫存持續累積。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沿海八省煤炭庫存直逼300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00多萬噸。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師喬伊認為,產地方面,雖然短期內產地煤礦安監力度較大將對煤炭供應產生一定影響,但受疫情影響,下游耗煤需求偏弱、調車情況不樂觀,在產煤礦出貨也將繼續受阻,且需求端受限的程度遠大于供應端,綜合考慮產地煤市基本面及5月長協限價執行在即等因素,預計5月前貿易商及終端采購將較為謹慎,產地煤價將維持偏弱走勢。 港口方面,目前大秦線運量已基本恢復正常,而短期內終端采購需求仍偏弱,預計5月前北港庫存將維持小幅增加,同時,考慮到五一節后政策端“穩價”調控預期仍在,預計短期內市場情緒將較弱,部分用戶采購接受價格或將繼續下調。 對于后市程小勇認為,目前我國動力煤價格受政策層面影響較大,會穩定在既定價格區間。但焦煤價格會隨著市場供需變化波動。如果上述進口關稅降至零的政策能夠對焦煤供應端形成改善,市場價格或有回落預期。(證券時報網)
2022-04
一季度鋼材生產緩慢恢復 鋼鐵重鎮唐山、邯鄲物流障礙待打通 發表日期:2022/4/28 7:53:17 華夏時報 日產270.42萬噸鋼材,一共2.43億噸,這是我國一季度鋼鐵生產的表現。 總體來看,雖然比2021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但環比2021年四季度有所上升。4月25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屈秀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表明生產正在恢復,從效益來看也在好轉?!?疫情之下,鋼企依然面臨多重困難,如物流交通受阻、成本大幅上升等等。秦皇島某鋼鐵企業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原材料和發貨兩頭都受阻,倉庫貨物積壓,其實銷路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在司機一過唐山就“帶星”,到秦皇島有些卡口是不能過的,希望疫情盡快結束。 鋼鐵生產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4月25日向媒體發布的信息,受供暖季錯峰生產、疫情散點多發、人員和物資流通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市場需求相對較弱,一季度鋼鐵生產處于較低水平。 具體來看,一季度我國生鐵產量2.01億噸,同比下降11.0%;鋼產量2.43 億噸,同比下降10.5%;鋼材產量3.12億噸,同比下降5.9%。從日產水平看,一季度,我國平均日產鋼270.42萬噸,雖同比大幅下降,但高于去年四季度平均日產247.31萬噸的水平。 與此同時,鋼鐵進出口同比也下降。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一季度,全國累計出口鋼材1318萬噸,同比下降25.5%;進口鋼材322萬噸,同比下降13.4%;進口鐵礦石2.68億噸,同比下降5.2%。雖然鋼材進出口數量下降,但價格均有所上漲。一季度,我國鋼材出口均價為1412美元/噸,同比上漲64.7%;進口均價為1488美元/噸,同比上漲30.2%。 但市場總體供需是趨于平衡的。 屈秀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市場供需相對平衡,這表明企業是根據需求組織生產,這并不容易做到。此前市場無序競爭的情況也是有的。去年國家對鋼鐵政策調整后,整個行業的發展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追求規模效益,而是按照國家要求減量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動變化,調整生產節奏?!?鋼鐵物流亟待打通 交通物流受阻,是橫梗在鋼鐵產業面前的一大難題。 唐山與邯鄲是鋼鐵產業比較集中的城市,3月下旬唐山疫情爆發,邯鄲近一個月來也陸陸續續有新增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疫情形勢嚴峻,部分區域和高速出入口管控升級。 邯鄲鋼鐵廠一名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鐵路運輸還好,主要是公路運輸受影響。進原材料和向外運成品都有一定的影響?!?秦皇島一家臨近唐山的鋼鐵廠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們的產品都要往唐山送,但是唐山疫情嚴重,比如路過唐山,在唐山有行程碼,就不讓下高速了。但是路過是在所難免的。這個事(疫情)給企業造成挺大壓力,現在庫存很大,壓的貨太多了,而來的貨(原材料)也卡的特別緊?!?中鋼協經過調研發現,物流受阻是鋼鐵企業反映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受疫情影響,各地對高速公路的管控加強,且政策標準不統一,汽車運力嚴重下降,部分港口、碼頭、倉儲等物流節點遇到***運營、人員不足等問題,陸地運輸能力、倉庫接貨驗貨能力、港口疏港能力均大幅下降,導致原材料、能源等生產物資運輸不暢、產品外銷發運不暢,企業面臨著原料入廠困難、生產組織困難、合同執行困難。 為打通堵點卡點、全力保障物流暢通,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部署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有關工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都在貫徹落實、協同聯動,物流保通保暢、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穩定和穩供保價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華夏時報)
2022-04
協同推進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發表日期:2022/4/28 9:01:45 中國貿易報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我國鋼鐵工業轉型發展的核心命題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在2022(第十三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與會人士普遍表示,作為工業重點領域,鋼鐵行業是能源消費大戶,同時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要積極與其他行業協同推進低碳轉型發展。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總體還處在基礎與推進階段,控制產量、實現碳達峰相對容易,而降碳和實現碳中和則是長遠的發展問題?!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我國鋼鐵行業生產過程碳排放機理復雜,面臨前沿低碳技術成熟度尚低、低成本規?;瘧蒙胁痪邆錀l件等諸多挑戰,要先立后破,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 李新創解釋說,對鋼鐵業來說,減量、低碳、綠色發展不等于不發展,也不意味著短時間內大量關停鋼廠或者減產。中國已經連續26年保持世界鋼產量***,鋼鐵業也是中國***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不能“自廢武功”。 “我國鋼鐵工業實現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與時俱進、動態調整的過程?!敝袊撹F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表示,我們要根據鋼鐵工業自身發展客觀需要,綜合技術發展狀況,科學統籌謀劃,分階段、分步驟,合理有序推進低碳技術路線的研發與應用,做到技術發展有的放矢、階段目標明確可行。 在李新創看來,我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一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氫能冶煉、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是重點。二是節能和提升能效,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率,推廣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原燃料結構,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四是推動綠色布局,促進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大綠色物流,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五是共建綠色低碳產業鏈,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產業協同降碳。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看來,單靠鋼鐵行業自身,要實現碳中和是有難度的,但如果考慮全社會的協同,則鋼鐵行業未來是有可能趨近碳中和的。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也表示,在推進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需要堅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這不僅為鋼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加快優化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而且對我國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發展已經進入多目標階段,國民經濟是一個非常復雜、相互關聯的系統,我國鋼鐵行業減碳不能只從行業自身出發,要把握好多重目標的平衡。一是把握目標之間的層級。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過程中,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高質量發展。二是把握目標之間的先后,研究和推動“雙碳”工作不能就碳論碳,必須注重減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三是把握目標之間的長短。碳達峰、碳中和是長遠目標,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功,短期不能夠過度用力。(中國貿易報)
2022-04
地方經濟一季度數據顯示——中西部步子較快 蘇粵滬增速減緩 發表日期:2022/4/27 8:56:13 證券時報 截至4月26日,除吉林、西藏、新疆外的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稱“省區市”)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等主要經濟指標。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各省區市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發現,中、西部地區整體經濟增速表現亮眼,江蘇、廣東、上海等地區增速減緩。 中部地區展現沖勁 蘇粵滬面臨壓力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2022年一季度GDP總量位列前十的頭部省區市與2021年同期一致,由高到低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則同樣位列第11位。 雖然經濟總量的排名變動較小,但各省區市在2022的開局經濟活力上卻有所差別。從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來看,已公布數據的28個省區市中有7個省區市經濟增速不低于6%,包括4個中部省份。由高到低依次是江西、福建、湖北、貴州、山西、湖南、海南,其中江西以6.9%的一季度經濟增速位列28個省區市第1位。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看來,中部地區集中體現了我國的諸多優勢,比如人口密度大,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在區位條件上,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交通網絡發達,距周邊市場半徑短,物流成本低,是國內經濟大循環的一個核心。 而在28個省區市中,江蘇、廣東、上海、遼寧、天津由高到低分別位列經濟增速排名的***末端,經濟增速均低于全國水平。其中,天津在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僅為0.1%,其中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社零增速、固投增速均同比下降。 多位專家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些省份在過去3個月內均遭受疫情明顯擾動,接下來江蘇、廣東、上海等地需進一步警惕來自疫情的持續壓力。 投資助力穩增長 從整體經濟增速表現看,當前有21個省區市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超過全國水平,中部、東部地區各占5個,東北地區占1個,而西部地區則有10個。其中,作為“獨苗”的黑龍江在今年一季度不僅經濟增速超全國水平,還在多項經濟指標上展現出發展勁頭。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1%,固投增速為13.2%,全省在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5%,在工業、投資、進出口方面均表現亮眼。 證券時報記者對比各地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發現,在21個經濟增速超全國水平的省區市中,有19個省份的一季度固投增速呈現兩位數增長。投資端的較高增速成為了多地穩增長的主要抓手。比如,去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排名倒數的內蒙古在今年28個省區市中位列第8位,其一季度的固投增速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分別達到59.60%和96.70%。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田新茹就指出,一季度內蒙古全區基礎設施投資施工項目65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48個,本年新開工項目25個。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倍。一季度,全區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6.7%,拉動全區投資增速26.4個百分點。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分析師楊暢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現階段充分發揮基建投資的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對于穩定經濟基本盤至關重要。(證券時報)
2022-04
全球三大礦山2022年一季度鐵礦石產銷量環比雙降 發表日期:2022/4/26 7:56:16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 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相繼公布2022年一季度生產業績 ,三大鐵礦石巨頭均報告一季度鐵礦石產銷量環比雙降。 淡水河谷披露,受米納斯吉拉斯州1月降雨導致南部系統和東南系統暫停運營等影響,2022年***季度,淡水河谷鐵礦石粉礦產量為639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6%,環比則下降22.5%;球團產量為692.4萬噸,環比下降23.7%,同比上漲10.1%。一季度粉礦銷量為5360.3萬噸,環比下降35.5%,同比下降9.6%;球團銷量為701.1萬噸,環比下降32.3%,同比上漲11.8%。淡水河谷稱,本季度公司開展了重大維修,有利于未來一年的生產,淡水河谷維持其2022年鐵礦石指導產量不變,仍為3.2億-3.35億噸。 淡水河谷2022年***季度成品鎳產量為4.58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5.4%。本季度鎳銷量為3.9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8.8%,主要由于產量減少以及為了在2022年第二季度薩德伯里地面工廠計劃維修期間履行銷售承諾而制定了相應的庫存戰略。淡水河谷維持其2022年鎳指導產量不變,仍為17.5-19萬噸。淡水河谷2022年***季度銅產量為5.66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6%;銅銷量5.0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9.4%。目前預計2022年銅產量將位于33萬噸至35.5萬噸產量指導范圍的下限。 力拓2022年一季度生產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力拓鐵礦石產銷表現不及預期。皮爾巴拉鐵礦產量為7170萬噸,同比下降6%,環比下降15%。皮爾巴拉鐵礦發運量為7150萬噸,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15%。鋁土礦產量為1360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原鋁產量為74萬噸,同比下降 8%。礦產銅產量為12.5萬噸,同比上升4%。由于受到加拿大魁北克省力拓鈦鐵(RTFT)設備問題的影響,高鈦渣產量為 27.3 萬噸,同比下降 2%。加拿大鐵礦公司(IOC)的球團礦和精粉產量較2021年***季度上升3%達到240萬噸。 力拓維持鐵礦全年生產指導目標不變。皮爾巴拉鐵礦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3.2-3.35億噸;鋁土礦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5400-5700萬噸;氧化鋁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800-840萬噸;原鋁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310-320萬噸;礦產銅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50-57.5萬噸;精銅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23-29萬噸;鉆石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500-600萬克拉;高鈦渣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110-140萬噸;加拿大鐵礦公司球團礦與精粉2022年產量指導目標1000萬-1100萬噸。 必和必拓2022財年前三季度(2021年7月1日-2022年3月31日)運營報告顯示,鐵礦產量為1.89億噸,同比上漲0.43%,維持2022財年鐵礦石產量指導目標2.49億-2.50億噸不變。銷量方面,鐵礦銷量達到1.89億噸,較上個財年同期增加192.7萬噸或上升1.03%。僅就2022年1-3月而言,必和必拓鐵礦產量為5970萬噸,同比下降0.26%,環比下降9.69%;鐵礦銷量為6009.6萬噸,同比上升1.55%,環比下降8.37%。(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