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蘭格預測:供給回落需求受限 鋼市難改弱勢震蕩 發表日期:2022/10/21 17:01:00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葛昕 2022年第43周(2022.10.17-10.21)蘭格鋼鐵全國絕對價格指數為4223元,較上周下降1.6%,較去年同期下降29.2%。其中,蘭格鋼鐵長材絕對價格指數為4103元,較上周下降2.2%,較去年同期下降29.0%;蘭格鋼鐵型材絕對價格指數為4281元,較上周下降0.8%,較去年同期下降27.4%;蘭格鋼鐵板材絕對價格指數為4211元,較上周下降1.5%,較去年同期下降30.6%;蘭格鋼鐵管材絕對價格指數為4868元,較上周下降0.5%,較去年同期下降25.5%。 據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第43周國內部分地區鋼鐵原燃料及鋼材產品計17類43個規格(品種)的價格變化情況如下:主要鋼材品種市場價格弱勢震蕩調整,與上周相比,上漲品種維持穩定,持平品種維持穩定,下跌品種維持穩定。其中5個品種上漲,與上周持平;8個品種持平,與上周持平;30個品種下跌,較上周增加29種。國內鋼鐵原料市場穩中下跌,鐵礦石價格穩中下滑,焦炭價格維持平穩,廢鋼價格穩中下跌130元,鋼坯價格下跌40元。 圖1 蘭格鋼鐵價格指數變化趨勢圖 目前由于各國通脹壓力持續高企,各國央行加息步伐加快的預期增強,而中國央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為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穩定物價、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也要引導金融資源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帶動下,基建行業會進入投資、開工、及施工共振走強的格局,從而加快形成落地的實物工作量。對于國內鋼材市場來說,需求轉暖的預期依然存在,但終端需求現實的釋放力度仍然不及市場預期。 從供給端來看,由于鋼廠的利潤再次被蠶食,面臨虧損的壓力,部分鋼廠開始加大檢修減產的力度,短期供給端將呈現持續回落的態勢。從需求端來看,需求轉暖的預期正在博弈成交不暢的現實,開工進度加快博弈施工進度受限,鋼材社庫下降博弈鋼廠庫存回升,而且隨著深秋的到來,有效施工的時間逐漸減少,需求受限因素也將逐漸增多。從成本端來看,由于鋼廠開始加大檢修減產的力度,相對堅挺的原料價格也開始松動,使得短期成本支撐力度開始轉弱。短期來看,國內鋼材市場將面臨短期供給持續回落,終端需求預期回暖,項目施工進度受限,成本支撐開始轉弱的局面,據蘭格鋼鐵周價格預測模型測算,下周(2022.10.24-10.28)國內鋼材市場將維持弱勢震蕩的格局,但不排除部分品種在需求釋放的帶動下出現反彈。 關注市場因素
2022-10
蘭格期現午報:期貨跌跌不休 現貨多數持穩發表日期:2022/10/19 11:51:14 蘭格鋼鐵 19日,螺紋期貨2301開盤3683收3654,***高3691***低3650跌12跌幅0.33%;熱卷2301開盤3692收3671***高3708***低3667跌9跌幅0.24%;鐵礦石2301開盤690午收687.5,***高695***低682.5跌2跌幅0.29%;原料焦炭2301開盤2635收2640.5,***高2678***低2631 跌10跌幅0.38%; 現貨方面:今日國內市場價多數持穩,具體為 北京市場:螺紋鋼價格為3930元,穩; 杭州市場:螺紋鋼價格為3880元;穩; 西安市場:螺紋鋼價格為3930元,穩; 武漢市場:螺紋鋼價格為3870元,穩; 成都市場:螺紋鋼價格為3920元,穩。 據蘭格鋼鐵網監測顯示,截止發稿,全國十大重點城市25mm三級螺紋鋼均價為3906元,較上個交易日降10元。
2022-10
財政部: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 發表日期:2022/10/17 9:55:19 央廣網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15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出席世界銀行集團(以下簡稱“世行”)第106次發展委員會部長級會議時指出,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促進經濟總體持續恢復。 據悉,會上各方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受到多重危機的負面影響。歡迎世行全球危機應對一攬子方案,以解決糧食不安全、氣候減緩和適應及其他長期挑戰,支持客戶國實現包容、可持續增長。各方歡迎在世行成立疫情大流行防范、準備和應對基金;鼓勵世行繼續實施《氣候行動計劃》,歡迎世行發布《國別氣候與發展報告》,幫助客戶國實現氣候和發展議程;期待國際開發協會第20期成功實施,支持客戶國應對多重危機挑戰;各方要求世行探討落實二十國集團多邊開發銀行資本充足率評估報告相關建議。 劉昆表示,世行應恪守多邊機構原則,立足發展宗旨,擴大發展融資規模,發揮知識銀行作用和全球召集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統籌短期危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不斷推進綠色、韌性、包容發展議程。 劉昆指出,中方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為解決當前全球糧食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方支持世行以提高能效為重點,統籌有序推進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世行應堅持《巴黎協定》核心原則,擴大氣候資金動員。中方敦促發達國家切實履行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承諾。世行應通過包括增資在內的多種方式,確保其充足的財務能力。 劉昆強調,中國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促進經濟總體持續恢復。中方將繼續深化與世行集團的全方位合作,協同努力應對多重危機,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和健康的全球發展。(央廣網)
2022-10
蘭格鋼鐵:鋼材社庫再次下降 建材轉降板材緩升 發表日期:2022/10/14 13:34:42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葛昕 1. 全國鋼材社會庫存由升轉降,建材庫存由升轉降,板材庫存上升速度明顯放緩 目前全國鋼材社會庫存在回升1周后再次下降。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4日,全國鋼材社會庫存指數為107.4點,比上周下降2.18%,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比上月下降2.57%,比去年同期下降13.38%;其中建材社會庫存指數為120.5點,比上周下降5.94%,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比上月下降9.16%,比去年同期下降24.36%;板材社會庫存指數為96.8點,比上周上升1.91%,較上周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4.52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5.09%,比去年同期上升1.40%。 2. 盤線庫存由升轉降,螺紋鋼庫存由升轉降;熱軋卷板庫存上升速度明顯放緩,冷軋庫存由升轉降,中厚板庫存上升速度明顯放緩 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4日,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為989.47萬噸,比上周減少22.01萬噸,下降2.18%,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全國重點城市建材社會庫存量為495.89萬噸,比上周減少31.27萬噸,下降5.94%,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全國重點城市板材社會庫存量為493.58萬噸,比上周增加9.26萬噸,上升1.91%,較上周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4.52個百分點。從分品種來看:全國盤線社會庫存量為105.68萬噸,比上周下降5.99%,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比上月下降16.91%,比去年同期下降23.49%;螺紋鋼社會庫存量為390.21萬噸,比上周下降5.92%,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比上月下降6.80%,比去年同期下降24.59%;熱軋卷板社會庫存量為248.02萬噸,比上周上升3.82%,較上周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4.78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7.90%,比去年同期下降3.28%;冷軋卷板社會庫存量為132.06萬噸,比上周下降0.92%,由上周的上升轉為下降,比上月下降0.85%,比去年同期上升7.09%;中厚板社會庫存量為113.50萬噸,比上周上升1.20%,較上周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4.56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6.45%,比去年同期上升6.06%。
2022-10
新華財經·指數|焦煤供需呈現偏緊格局,中價·新華焦煤價格指數小幅上漲 發表日期:2022/10/13 9:03:53 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2日電(鄭豪)本期(2022年9月28日-2022年10月11日)焦煤市場穩中偏強,中價·新華焦煤價格指數小幅上漲。 具體來看,綜合指數報1830點,較上期上漲5點,漲幅0.27%;現貨指數報1902點,較上期上漲21點,漲幅1.12%;競價指數報1845點,較上期上漲18點,漲幅0.99%;長協指數報1800點,較上期下跌5點,跌幅0.28%。 資料來源:新華指數 下游鋼材價格震蕩偏強 本期鋼材價格震蕩偏強。供給端本期主要鋼材品種產量較節前基本持平,預計后期產量將保持穩定。需求端國慶假期終端需求出現季節性回落,預計后期需求將穩步回升。綜合來看,當前各地氣候條件利于終端施工,終端需求在國慶后或出現顯著回升,預計后期鋼材價格將呈現震蕩偏強的局面。 中游焦炭價格偏強運行 本期焦炭價格偏強運行。供給端國慶期間焦企生產維持節前水平,焦炭供應保持平穩。需求端鋼廠高爐生產維持高位,對焦炭存在剛性需求。本期焦炭鋼廠庫存上行,港口庫存與焦化廠庫存下行。當前焦炭需求穩定,焦企出貨順暢,本期焦炭價格首輪提漲***落地,預計焦價短期偏強運行。 上游焦煤價格小幅上漲 本期焦煤價格小幅上漲。供給端國慶期間煤礦安全檢查進一步趨嚴,焦煤供應略有收緊。需求端當前焦鋼企業開工率仍保持高位,焦鋼企業對焦煤仍存在剛需補庫需求。目前焦煤供需呈現偏緊格局,在焦煤全產業鏈低庫存背景下,焦煤價格有望繼續走高。 “中價·新華焦煤價格指數”每周發布,指數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研發的數據產品之一,指數分析旨在深入解讀煤焦鋼產業鏈變化,并對焦煤價格及未來交易的發展趨勢做出有效的預判和分析。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新華財經)
2022-10
國家統計局:十年間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實際增長78.0% 發表日期:2022/10/12 8:25:31 央廣網 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增加18618元,累計名義增長112.8%,年均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78.0%。 國家統計局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貫徹落實***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收入結構不斷改善,城鄉和地區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生活質量穩步提升。 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收入結構不斷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的各項措施接續發力,居民分享到更多經濟社會發展紅利,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收入結構不斷優化。 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增加18618元,累計名義增長112.8%,年均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78.0%,年均實際增長6.6%。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13—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快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5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來源多元化,轉移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占比上升。各地區各部門有效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不斷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管齊下拓寬居民增收渠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全國居民轉移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快速增長,占比不斷提高。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轉移凈收入6531元,比2012年增長[1]139.4%,年均增長10.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16.5%提高到2021年的18.6%。2021年人均財產凈收入3076元,比2012年增長149.8%,年均增長10.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7.5%提高到2021年的8.8%。居民工資性收入和經營凈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人均工資性收入19629元,比2012年增長109.3%,年均增長8.6%;人均經營凈收入5893元,比2012年增長85.8%,年均增長7.1%。 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優化,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著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鄉和區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收入分配格局明顯改善。 城鄉差距持續縮小,收入比逐年下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各項政策的縱深推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城鎮居民。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2012年增長9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2012年增長125.7%。2013—2021年,農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快1.7個百分點。202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50(農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38,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持續縮小。 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地區收入相對差距不斷縮小。隨著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深入實施,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增速明顯快于其他地區。2021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4980元、29650元、27798元和30518元,與2012年相比,分別累計增長110.1%、116.2%、123.5%和89.5%,年均增長8.6%、8.9%、9.3%和7.4%,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快,中部次之。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別快于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0.7、0.4和1.9個百分點。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與西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以西部地區居民收入為1)從2012年1.72、1.10和1.30分別縮小至2021年的1.62、1.07和1.10。 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擴大居民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完善消費市場環境,有效促進了居民消費增長,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比2012年的12054元增加12046元,人均消費支出累計名義增長99.9%,年均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67.4%,年均實際增長5.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07元,比2012年累計名義增長77.2%,年均名義增長6.6%,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47.9%,年均實際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16元,比2012年累計名義增長138.7%,年均名義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累計實際增長99.7%,年均實際增長8.0%。 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生活品質不斷提高。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7178元,比2012年增長80.2%,年均增長6.8%。食品煙酒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從2012年的33.0%下降至2021年的29.8%,下降3.2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8678元,比2012年增長58.6%,年均增長5.3%;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2012年的32.0%下降至2021年的28.6%,下降3.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5200元,比2012年增長117.2%,年均增長9.0%;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從2012年的35.9%下降至2021年的32.7%,下降3.2個百分點。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標志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日益提升。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領域不斷拓展,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交通出行、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消費快速增長,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逐步提高。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156元,比2012年增長117.5%,年均增長9.0%,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1.0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1%,比2012年上升1.1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599元,比2012年增長106.0%,年均增長8.4%,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0.4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0.8%,比2012年上升0.3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115元,比2012年增長152.3%,年均增長10.8%,快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速2.8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8%,比2012年上升1.8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4.2%,比2013年提高4.5個百分點。 居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生活環境顯著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耐用消費品持續升級換代,同時,黨和國家把加快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載體,努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設施覆蓋率提高,城鄉居民生活環境全方位改善。 耐用消費品持續升級換代。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城鄉居民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多,汽車、空調、移動電話等在居民家庭中日漸普及。2021年,城鄉居民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50.1和30.2輛,分別比2012年提高132.7%和358.3%;平均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161.7和89.0臺,分別比2012年提高27.5%和250.8%;平均每百戶移動電話擁有量為253.6和266.6部,分別比2012年提高19.3%和34.8%。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家電擁有量較快增加,生活便捷度大大提高。2021年,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電冰箱擁有量為103.5臺,比2012年提高53.8%;平均每百戶洗衣機擁有量為96.1臺,比2012年提高42.9%。 居住條件和質量明顯改善。隨著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以及貧困地區危舊房改造項目的推進,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2021年,城鄉居民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或磚混材料結構住房的戶比重為96.2%和77.6%,分別比2013年提高4.4和2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有安全飲用水的戶比重為99.5%和97.0%,分別比2013年提高1.5和22.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獲取飲用水無困難的戶比重為99.4%和97.6%,分別比2013年提高2.7和12.0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有管道供水入戶的戶比重為98.7%和92.7%,分別比2013年提高1.7和29.4個百分點。 生活環境和品質持續向好?!八耐ā备采w面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全國范圍內通電的社區[2]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鎮地區居民所在社區已基本實現全部通電話和通有線電視信號,有99.9%的戶所在社區實現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地區分別有99.9%、99.8%和99.9%的戶所在自然村實現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和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1.3、10.6和1.6個百分點。 醫療服務和教育服務水平提高。隨著城鄉醫保并軌政策的深入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城鄉居民能夠享有的醫療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2021年,城鎮地區有87.5%的戶所在社區有衛生站,農村地區有94.8%的戶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分別比2013年提高7.8和13.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獲得的教育服務水平明顯改善。2021年,城鎮地區有99.0%的戶所在社區可以便利地上幼兒園或學前班,比2013年提高2.3個百分點;有99.2%的戶所在社區可以便利地上小學,比2013年提高2.4個百分點。2021年,農村地區有90.1%的戶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幼兒園或學前班,比2013年提高14.4個百分點;有91.3%的戶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小學,比2013年提高1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稱,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取得了歷史性進步、全方位躍升,黨和人民勝利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力邁進。當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任重道遠。(央廣網)
2022-10
中國寶武,究竟儲備了多少鐵礦? 發表日期:2022/10/11 8:12:51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 9月30日,中國寶武旗子公司寶武資源與贏聯盟西芒杜控股公司就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北部區塊項目的合作事宜,在滬、京兩地舉行合作協議核心條款云簽約儀式,標志著寶武正式“入局”西芒杜北部項目。 作為世界已發現的***大未開發鐵礦石礦床,此次簽約也標志著西芒杜北部區塊開發步入了新的階段。據悉該項目高品位鐵礦石資源量預計超過20億噸。在全部達產的情況下,西芒杜項目每年可出口鐵礦石約1億噸。 自2017年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以來,中國寶武便不斷加強資源產業布局,著力推動我國鐵礦石供給和價格話語權提升。2021年11月,寶武資源注冊成立,涉及平臺與貿易、物流、境內礦山、海外礦山等四大板塊業務,涵蓋了馬鋼礦業、武鋼資源等境內礦山企業,截至2021年9月末,其擁有境內鐵礦山采礦權證內保有資源量近40億噸,探礦權資源量30億噸。在海外礦山板塊,寶武資源也加大了海外優質礦產資源的投資和開發,除了此次簽約的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其在澳大利亞、利比里亞等地的多個優質項目,也逐漸提上日程。 (1)澳大利亞Aquila公司API鐵礦項目 2021年12月23日,由寶武資源主導的澳大利亞Hardey鐵礦項目完成了“云簽約”,標志著“擱置中”的API鐵礦項目正式重啟。 2014年5月,寶鋼聯合澳洲***大鐵路運營商商Aurizon以14億澳元收購Aquila,從而獲得澳大利亞優質鐵礦項目(API)50%股權,其余股權由韓國鋼鐵巨擘浦項鋼鐵(POSCO)及投資機構AMCI持有。 當時,鐵礦石基準價格接近每噸103美元,但隨后鐵礦石價格“一瀉千里”。2015年12月11日,品位62%、目的地為青島的鐵礦石價格觸及低點38.30美元。同時,該項目是一個長期項目,涉及礦山、港口和鐵路項目,運營方考慮過后,直接宣布停止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至此,該項目一直處于擱置狀態。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澳洲第四大鐵礦生產商Hancock與API鐵礦項目各方簽署協議,擬通過Roy Hill鐵路和港口出口其鐵礦石,不需要新建港口和鐵路,API鐵礦項目的開發也開始提上日程。 據外媒報道,Hardey項目首批礦石預計在2023年發貨,***初計劃每年生產4000萬噸鐵精粉,但隨著西芒杜鐵礦等項目的推進,中國已經擁有更便宜的替代品,其生產規?,F已可能被縮減。 (2)澳大利亞寶瑞吉西坡項目 2022年9月14日,寶武和力拓就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西坡鐵礦項目成立合資企業,雙方權益比例分別為46%和54%。寶武和力拓還達成一項鐵礦石采購協議,寶武將按照權益比例采購力拓總量1.26億噸的鐵礦石產品,每年約采購1150萬噸。西坡項目是現有寶瑞吉合資項目(東坡項目)的延續,項目設計產能為2500萬噸/年,平均品位約為62%。該項目將于2023年初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投產。 (3)利比里亞勘探項目 利比里亞的鐵礦石儲量為40億~65億噸(含鐵量30%~67%),是非洲第二大鐵礦生產和出口國,與中國重要鐵礦石海外基地塞拉利昂、幾內亞相鄰。2008年8月,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獲得利比里亞博米鐵礦(Bomi)的勘探許可證。2012年,寶武旗下的寶鋼資源(50.1%)聯合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40%)與中非發展基金(9.9%)共同成立了香港寶豫有限公司,香港寶豫有限公司全資持有的寶豫利比里亞有限公司(簡稱“寶豫公司”)獲得博米鐵礦(Bomi)的勘探許可證。據寶鋼資源2015年公告,博米鐵礦(Bomi)高品位鐵礦(50%以上)資源量約1500萬噸,30%~40%低品位鐵礦資源量約4億噸,平均品位約38%。計劃露天開采,年產鐵礦石200萬噸,預計礦山壽命約35年。除此之外,中利聯投資(武鋼集團持有60%股權)擁有利比里亞邦州鐵礦(Bong)25年開發權,該礦資源量約13億噸,平均品位35%—36%,另有遠景資源27億多噸。2021年9月3日,利比里亞總統向議會提交礦產開發協議(MDA),希望批準向寶豫利比里亞公司授予巴波盧州一處鐵礦項目采礦許可證。2022年7月22日,利比里亞地礦部于正式向寶豫利比里亞有限公司下發了A類開采證。 2021年,中國寶武粗鋼產量1.2億噸,位居全球***大鋼鐵集團,鐵精粉產量4000萬噸左右,鐵礦石自給率僅36%左右。按其規劃,“十四五”時期,中國寶武規劃鐵礦石總產能達到1.4億噸,其中境外7000萬噸、境內7000萬噸,鐵礦石自給率從目前的36%提高到50%以上。(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
2022-10
世界***薄“手撕鋼”,厚度薄如蟬翼、價格堪比黃金! 發表日期:2022/10/9 8:32:38 央視新聞 “手撕鋼”,薄如蟬翼,厚度只有頭發絲的1/6,價格堪比黃金。它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領域的寵兒,被譽為“鋼鐵行業皇冠上的明珠”。 長期以來,“手撕鋼”被少數國家壟斷,中國依賴進口。為了打破“高價買”和“卡脖子”的困境,2016年,傳統不銹鋼產業巨頭太原鋼鐵集團決定組建創新研發團隊,向這個全新領域發起沖擊。然而,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前行之路充滿荊棘。 他們需要面對六百多道技術難題,平均兩天就遭遇一次失敗…… 0.1毫米,0.05毫米,0.03毫米……薄一絲,再薄一絲!經過700多次失敗,厚度只有0.02毫米、世界***薄的“手撕鋼”終于研發成功。 回望這條充滿曲折的創新之路,是什么讓太鋼在關鍵時刻做出大膽抉擇?又是什么激勵著創新者們無數次從困境中鼓足勇氣重頭再來? 經歷700多次失敗 他們研發出世界***薄“手撕鋼” 2014年開始,歐美國家陸續對我國鋼材提起所謂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太鋼生產的普通鋼板出口遭遇寒冬,加之國內需求下降,大量產品積壓,這個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鋼鐵巨頭一度陷入巨額虧損。 2016年,太鋼決定從傳統粗鋼向“高精尖”產品全力轉型,“手撕鋼”創新研發團隊迅速組建。 然而,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這條創新之路充滿荊棘。面對六百多道技術難題,平均兩天一次的實驗失敗,創新團隊的每一關都如同翻越天塹。 今年36歲的廖席已經在太鋼工作了十年,他的搭檔段浩杰更是一家三代都扎根太鋼。雖然經驗豐富,但對他們來說創新之難,***。段浩杰表示:“中間一陣子長時間沒有方向,一直出問題。說實話我們想過半途而廢,但真的要放棄的時候肯定不甘心”。 2017年6月22日,正當“手撕鋼”團隊煎熬于又一次闖關失敗的痛苦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太鋼考察,生產線上總書記“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的一番話語讓太鋼人充滿信心,更讓困境中的“手撕鋼”團隊重新鼓足了勇氣。 從0.1毫米到0.05毫米,再到0.03毫米。 2018年年初,經歷700多次失敗,0.02毫米、世界***薄的“手撕鋼”終于研發成功!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走進太鋼觀看了厚度僅有0.02毫米的不銹鋼箔材手撕鋼產品。 段浩杰回憶,“總書記用手輕輕扭了一下手撕鋼產品說‘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同時還勉勵我們再接再厲”。短短三個月后“手撕鋼”的厚度從0.02毫米進一步軋制到0.015毫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今日太鋼越來越多的全球***新產品正在誕生,18種特殊鋼產品為國內首創,40多種成功替代進口26種市場占有率***,不銹鋼出口量全球***。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正是因為創新,太鋼涅槃重生也正是因為創新,中國快步邁入了全球創新型國家的行列。(央視新聞)
2022-09
我國制造業區域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上半年25個集群完成產值6.2萬億元 發表日期:2022/9/30 8:39:12 法治日報 沿長江11省市已建設1134家綠色工廠,沿黃河9省區工業用水效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重點培育的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產值近10萬億元……一組組數據折射出我國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的可喜變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年來我國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工信部統籌推動全系統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制造業重大生產力布局調整優化,推動我國制造業區域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東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增強,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作用更加凸顯,西部地區工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東北地區產業升級取得新進展。十年來,我國制造業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王偉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工信部認真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市場化原則,因地制宜推進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 在強化規劃和政策引導方面,制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支持京津冀產業升級轉移、長三角制造業協同發展、上海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建設等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文件。深入推進部省合作,“十三五”以來工信部先后與18個?。ㄗ灾螀^、直轄市)簽訂部省合作協議,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區域發展定位,指導各地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鏈。幫助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地區編制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培育發展縣域經濟和鄉村產業。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帶動鄉村特色產品發展。 在推動重點區域產業集群化發展方面,持續推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引導和支持重點產業集聚區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依托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支持各地“抓集群、促增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在著力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方面,制定實施重點行業布局方案,引導石化、船舶、航空等重點產業優化布局。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原則,有序引導和規范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發展秩序。統籌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引導各地差異化協同發展。推動中國軟件名城、軟件名園建設,支持創建6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區,4個***車聯網先導區,8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積極引導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 在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方面,先后制定2012年和2018年兩版產業轉移指導目錄,在河南、江西、新疆、貴州等中西部地區累計舉辦20余次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引導地區間產業有序轉移合作。2021年底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制造業“轉什么”“誰承接”“如何承接”。 “下一步,工信部將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完善各項落實舉措,推動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蓖鮽ケ硎?。 重點區域成效顯著 京津冀三地產業轉型升級和轉移對接取得重要進展,長三角制造業一體化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成渝地區加速成為西部地區制造業增長極,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制造業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十年來,我國重點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據王偉介紹,截至2021年底,北京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近3000家,高精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1%。河北累計從北京、天津轉入產業活動單位達1.1萬個。雄安新區建設大踏步推進,今年實施重大項目100多個,施工現場塔吊林立、熱火朝天,預計全年投資超2000億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介紹,近年來,北京統籌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批標志性項目在津冀開花結果,總投資74億元的滄州現代四工廠、總投資42億元的河北京車造車基地、總投資18億元的新樂三元工業園等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長三角地區貢獻了全國1/4的工業增加值,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國60%、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均占全國1/3、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38%,制造業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人民幣。目前大灣區已形成了門類齊全、規模龐大的制造業和服務業體系?!睆V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介紹說。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楊正華介紹說,為加快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要求,重慶、四川兩地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務實推動“一體化”發展。2019年至2021年,兩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從6.5萬億元增長至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重慶、四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3%、3.6%,均高于同期全國平均,制造業高質量協同態勢加速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沿長江11省市已建設1134家綠色工廠,沿黃河9省區工業用水效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發展水平加速提升 一批高水平的產業載體支撐區域經濟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正在形成。十年來,我國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水平加速提升。 依托優勢開發區、產業園區建設了44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王偉說,這些產業示范基地涵蓋裝備制造、原材料、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成為引領帶動區域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優質載體。 與此同時,重點培育的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產值近10萬億元,集聚了規上企業2.5萬家。2021年有17個集群產值同比增速超過兩位數;今年上半年25個集群完成產值6.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已成為引領帶動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形式,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據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姚珺介紹,工信部自2019年起組織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引導和促進集群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目前,25個重點培育的集群集聚了近100家單項冠軍企業、上千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5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在重點集群布局建設。 姚珺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完善集群培育發展工作機制,研究支持集群培育發展的針對性政策舉措,引導優質要素資源向集群***集聚,支持集群發展促進組織提升服務能力,打造“產業+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環的集群發展生態,加快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法治日報 徐強?劉欣)
2022-09
蘭格點評:面對“減虧”鋼企應當何去何從? 發表日期:2022/9/28 15:55:10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葛昕 行業數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8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59183.5億元,同比下降8.1%;營業成本56630.7億元,同比下降3.6%;實現利潤總額410.5億元,同比下降87.7%。 蘭格點評: 由于原燃料成本的趨弱運行和國內鋼材價格的震蕩企穩,部分成品材利潤得到了明顯改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推算,8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單月虧損158.5億元,較7月份減虧98.6億元。但從全國粗鋼產量及噸鋼利潤的數據來看,國內鋼鐵生產企業“低利潤”時代已經開啟(詳見圖1),而綜合成本的不斷上升已經成為了鋼企的“老大難”問題(詳見圖2),同時持續的擴大規模已經不能夠滿足鋼企對于產品合理利潤空間的把控(詳見圖3),因此國內鋼鐵行業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度調整的重構周期。 圖1 2017-2022年全國粗鋼產量及噸鋼利潤 圖2 2017-2022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及成本占比 圖3 2017-2022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及成本和銷售利潤率 從各品種細分產量來看,雖然今年以來建筑鋼材品種成為了主力減產品種,而板材類品種產量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生產節奏(詳見表1),但8月份單月的產品產量來看,建筑鋼材品種出現了明顯的環比回升,而板材類品種出現了明顯的減量,這主要是由于品種利潤的差異所引起的,從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的品種利潤來看,8月份單月建材品種的利潤水平要明顯好于板材類品種。 表1 2022年全國主要冶金產品產量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從國際來看,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產業鏈供應鏈不暢,國際能源比較緊張,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為了應對通脹壓力,歐美等國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世界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大,隨著全球滯脹風險上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從國內看,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矛盾仍比較突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制約經濟穩定恢復。面對這種復雜局面,要加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加快釋放政策效能,同時也要重點推進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設備更新改造等擴投資促消費政策落實,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不斷壓實和加碼,旺季終端市場需求的釋放依然可期??傮w來看,國內鋼材市場將面臨外部加息潮的持續沖擊、穩經濟政策落地夯實的推動、供給釋放明顯回升的壓力、旺季需求不及預期的擔憂、成本支撐相對堅挺的困擾等多方因素影響,因此預計10月份國內鋼材市場將呈現震蕩小漲的行情。 但對于國內鋼鐵生產企業來說,短期的行情好轉和利潤空間改善并不能帶來長期的利潤好轉,在國內鋼鐵行業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度調整的重構周期的大背景下,鋼企更應該去深度思考企業的轉型發展的需求,原有的市場“紅?!敝心芊裼懈鼜姷钠髽I競爭力,而在需求不斷的更迭中能否發現新的“藍?!?。近期多部委聯合制定的《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已經為國內鋼鐵行業的深度調整指明了方向,在產品升級和質量提升這兩方面都有出路可言,其一是在增品種方面,雖然目前在22大類鋼鐵產品中,有19類自給率超過100%,其他3類自給率超過98.8%,但自給率僅僅是我國鋼鐵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步,“十四五”時期,國內鋼鐵企業要不斷的提高產品的供給質量,同時也要不斷的適應下游需求的更新迭代,創新研發鋼鐵新材料,在深度調整的重構期中不斷打磨中國鋼企的韌性。(蘭格鋼鐵研究中心,葛昕,轉載請注明出處)